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凤山余镛读书处

标题包含
题凤山余镛读书处
凤凰山上凤凰鸣,凤去山留百代名。世治有人来结屋,月明何处听吹笙。碧梧翠竹炎光薄,黄卷青灯夜气清。会见来仪为世瑞,九重天上待蜚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凤凰山上传来了凤凰的鸣叫声,凤凰飞走了,但凤凰山的盛名仍在流传。当世界太平时,有人来到这座山上建造房屋。在明亮的月光下,不知哪里传来了吹笙的声音。山中的碧梧和翠竹让炎暑变得淡薄,书卷与灯火点亮了宁静的夜晚。会有吉祥的征兆带来好运,期待着在九天之上获得更大的声誉。
去完善
释义
1. 凤凰山: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是潮州八景之一,因山顶巨石形似凤凰而得名。 2. 凤去山留百代名:意指虽然凤凰已离去,但凤凰山的名声仍流传百世。 3. 世治:政治安定、社会和谐的时代。 4. 黄卷:古代书籍装订时以黄色纸张作封面,因此称书籍为“黄卷”,此处以之代指学问。 5. 青灯:油灯发青色的光,此处用以形容灯光昏暗,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6. 会见来仪为世瑞:意指当凤凰再次来临之时,会成为世间的祥瑞。 7. 九重天:中国古代对天的称呼,指高空或天宫,这里借指朝廷。 8. 蜚声:扬名、传播声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凤山余镛读书处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精神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期许。诗歌开篇以凤凰山上的凤凰鸣比喻余镛的高尚品质,同时暗示了余镛的成就和名声将流传百世。接下来描绘了在国泰民安的时代,人们在此结庐读书的场景,夜晚月光下,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吹笙之声。接着描述了这里的环境优美宜人,碧梧翠竹抵挡住了炎炎夏日的炙热,而黄卷青灯则营造了宁静致远的夜读氛围。最后,作者期待有一天余镛能大展宏图,为世人带来祥瑞,就像天上的凤凰一样成为荣耀的象征。整首诗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知识的敬仰和对人才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凤山余镛读书处》是明朝诗人朱升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明朝初期,具体年代不详。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朱升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中,逐渐成为了一位知名的学者和诗人。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四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这个时期,明朝刚刚建立,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朱升作为明朝的文人学者,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他认为,读书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读书处的赞誉也是对自己理想的表达。此外,朱升还受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赏识,曾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参与国史的编纂工作。这些经历使得他对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为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