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林黄中帅湖南
清秋缓辔马如云,论定忠邪黑白分。
湘水传呼新刺史,霸陵改观旧将军。
平生孤节人难到,自此一番名愈闻。
定有诏书催入觐,不劳下担楚江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凉爽的秋天里,骑马缓缓前行,谈论着忠诚与邪恶、黑与白的分明。湘江畔的人们呼唤新任刺史的到来,霸陵原的印象也因这位旧将军而改变。他生平坚守气节,孤独求道,使得自己的名声愈发远播。可以预见的是,不久后就有皇帝的诏书催促他去京城面圣,不用再辛苦背井离乡,跋涉在楚江之上。
去完善
释义
1. 别林:指离别山林。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告别了隐居山林的生活。
2. 黄中:姓名,全名为黄中。这里是诗人的朋友或亲属。
3. 帅湖南:指担任湖南地区的军事指挥任务。
4. 清秋:指秋天的凉爽时节。
5. 缓辔:指放慢马匹的速度。
6. 马如云:形容马匹众多,如云一般。
7. 湘水:湖南省的主要河流之一,流经长沙等地。
8. 刺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9. 霸陵:地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这里可能用来比喻黄中的地位。
10. 孤节:指坚守个人气节。
11. 难到:指难以达到的境界。
12. 一番:一次,形容知名度提高的次数。
13. 名愈闻:名声越来越被人所知。
14. 诏书:皇帝的命令。
15. 入觐:指朝见皇帝。
16. 不劳:不必费力。
17. 下担:放下担子,形容轻松。
18. 楚江濆:长江中下游的支流,流经湖南、江西等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湖南新任官员的诗。在诗的开头,诗人以“清秋缓辔马如云”描绘了秋天行进的队伍,表达出对新任官员的重视和期待。紧接着的“论定忠邪黑白分”则是诗人对于这名官员的评价,意味着他是公正无私、能分辨善恶的人。
接下来的两句“湘水传呼新刺史,霸陵改观旧将军”,不仅点明了新任官员的身份和职责,同时也表达了对他在治理湖南方面的信心和期待。最后两句“定有诏书催入觐,不劳下担楚江濆”则暗示了这位官员即将受到朝廷的召见,享有盛誉,这无疑是对他的极大肯定和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林黄中帅湖南》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陈藻之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34年,正值南宋末期。当时金国灭亡,蒙古大军南下,南宋面临极大的危机。
在这个时期,陈藻的人生际遇也十分坎坷。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但由于家境贫寒,无法承担科举的经费,因此未能取得功名。尽管如此,陈藻仍然坚持诗歌创作,以抒发胸臆。他的诗歌作品受到苏轼、陆游等人的影响,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
在《别林黄中帅湖南》这首诗中,陈藻表达了对友人林黄中即将奔赴湖南担任地方长官的关切和祝福。他希望林黄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他也暗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即南宋正面临着外敌入侵的严重威胁,需要有更多的忠臣良将挺身而出,保卫国家。
总的来说,《别林黄中帅湖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末期,是陈藻对友人林黄中的送别之作。在诗中,陈藻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时代的忧虑,体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和人文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