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黄山楼

标题包含
黄山楼
风生汐恶舟难去,独上危楼立暮云。 数片斜阳随处没,一声清磬隔江闻。 庙灵古木悬新纸,碑老苍苔补断文。 惭愧年丰官酒贱,往来人每乐醺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黻(1498年-1527年),字德温,号节庵,浙江温州府乐清县人。明朝政治人物、文学家。 刘黻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中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吏科给事中。他在任期间,直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大风吹起汹涌的波浪,船只难以离开;独自登上高高的楼阁,站在傍晚的云彩之中。几片夕阳的余晖在各地消失,远远地传来一阵清晰的钟声。古老的寺庙里,古树挂着崭新的纸张,斑驳的石碑上,青苔弥补了断裂的文字。感谢年年丰收、美酒价格低廉,来来往往的人们都非常快乐、陶醉其中。
去完善
释义
1. 黄山楼:地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 2. 风生汐恶:指风浪大、水流急的情况。汐恶,形容水势险恶。 3. 危楼:高楼,这里指黄山楼。 4. 暮云:傍晚的云彩。 5. 斜阳:夕阳。 6. 清磬:寺庙中敲击的木鱼或金属器发出的清脆声音。 7. 庙灵古木:指寺庙周围的参天古树。 8. 碑老苍苔:古老的石碑上长满了青苔。 9. 断文:断裂的文字,这里指被青苔遮挡的石碑上的文字。 10. 年丰:指丰收之年。 11. 官酒贱:指官方酿造的酒价格低廉。 12. 醺醺:形容饮酒后的陶醉状态。
去完善
赏析
《黄山楼》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世俗生活的诗。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画面:狂风恶浪中,船只难以离开,诗人却独自登上高耸的黄山楼,立于暮色中的白云之上。接着,他描绘了夕阳西下、钟声回荡的美景。寺庙的古树和古老的石碑也增添了画面的历史感。最后,诗人提到年成丰收时,人们都乐于享受美酒带来的乐趣。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体验人生的敏锐视角和深刻领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黄山楼》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刘黻的一首描绘黄山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末元初,当时刘黻正寓居徽州一带。在这段时间里,刘黻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灭亡的历史剧变,目睹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国家山河破碎的惨状。在这样的背景下,刘黻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到对黄山的描绘中,以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生的关切。 在刘黻所处的时代,南宋末年社会矛盾激化,民族危机严重。金兵南下,攻陷汴京,北宋灭亡。随后,南宋虽然得以偏安江南,但始终面临着金国的军事压力。同时,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刘黻感受到了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苦难,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关注。 《黄山楼》正是刘黻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他以黄山的雄伟壮观为背景,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刘黻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美好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