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答致政范侍郎致政内翰侍郎荣过郊居少驻轩驭兼留诗咏俯贲丘樊辄次元韵
郊居诚敝陋,平地见伊光。
适值华轩过,仍当煦景长。
幸能留憩止,岂敢谓高凉。
绿筿缘荒径,青萝补坏墙。
劝耕周厥土,问稼保斯箱。
处择仁为里,归寻醉作乡。
老怀从放达,宴坐绝稀望。
后躅承相顾,交情孰可方。
清吟委珠玉,雅奏协宫商。
似震惊群蛰,如牷荐大房。
畏涂逢善友,酷暑得寒浆。
三复劳钻仰,词雄韵更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乡居简陋而平坦,阳光普照万物生。
恰遇华美的车辆经过,依旧春光融融。
有幸得以歇息停留,哪敢说是高风亮节。
绿叶依偎着荒凉的小径,青萝修补破损的围墙。
劝告人们耕种以开阔土地,关心庄稼生长以保障收成。
选择善良之处作为家园,归来寻找美酒以解忧。
心境变得豁达自在,安享余生再无奢望。
同行的朋友们互相照顾,友情难有替代之物。
优雅的诗篇就像珍珠美玉,和谐的音乐如同宫廷曲调。
就像是唤醒了冬眠的生物,又像祭祀一样庄重。
在险路上遇到了善良的友人,酷暑中得到了清凉的甘露。
反复阅读依然觉得精妙无比,文采飞扬,韵律婉转。
去完善
释义
1. 伊光:指伊水的波光。伊水,河南省境内的河流,位于洛阳市区西南部。这里用作借代,泛指水光。
2. 华轩:装饰华丽的车子或房屋。这里指范侍郎乘坐的车辆。
3. 煦景:和煦的阳光。煦,温暖。
4. 憩止:休息停留。憩,休息。
5. 高凉:清凉的高地。这里指自己简陋的住所。
6. 绿筿:绿色的小竹。筿,小竹。
7. 青萝:常绿藤本植物,攀爬在树上。此处形容自己住宅的破旧状况。
8. 周厥土:环顾四周的土地。厥,那个。
9. 保斯箱:保住这些农具。斯,这。箱,古代农具名。
10. 仁为里:以仁德作为邻里关系的准则。里,街坊邻居。
11. 醉作乡:以醉酒作为回归故乡的象征。
12. 老怀:年老的心情。怀,心情。
13. 宴坐:安闲无事的样子。宴,安逸。
14. 后躅:踵继前人的足迹。躅,足迹。
15. 清吟:清雅的吟诵。
16. 委珠玉:将明珠和美玉寄托于其中。比喻诗歌的美好。
17. 雅奏:高雅的音乐。
18. 宫商:古代五音中的宫和商,代表五音中的低音和高音部分。这里形容音乐的高低起伏。
19. 群蛰:冬眠的动物。蛰,动物冬眠。
20. 如牷荐大房:如同祭祀用的牺牲品献祭于宗庙。牷,用于祭祀的纯色全牲。荐,献上。大房,指宗庙。
21. 畏涂:艰难的道路。涂,道路。
22. 善友:品行良好的人。
23. 寒浆:清凉的饮料。浆,一种果汁饮料。
24. 三复:多次阅读。
25. 词雄韵更强:言辞雄壮,韵律更强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致政范侍郎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相互的欣赏之情。通过对“郊居”、“华轩”、“绿筱”等景物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在致仕后的闲适生活态度和对世事的豁达胸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彦博在晚年写下了这首《诗答致政范侍郎致政内翰侍郎荣过郊居少驻轩驭兼留诗咏俯贲丘樊辄次元韵》。
当时正值仁宗嘉祐年间(1056年-1063年),文彦博辞去了参知政事的职务,回归故里,过上了恬静悠闲的田园生活。这段时间里,他充分体验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的真谛。他的政治生涯虽然显赫,但却充满曲折。在此背景下,文彦博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同一时期,北宋正处于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阶段,文学艺术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文人墨客们追求个性解放,关注民生疾苦,他们的作品往往富有哲理,强调现实意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彦博的诗歌创作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