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奉和御制颁赐荔枝

标题包含
奉和御制颁赐荔枝
结实宁辞火后山,移根今照日华丹。 来从南海航千里,赐比西山药一丸。 封植自怜依禁籞,芬芳无复耀幽兰。 万年枝上风光别,尝奉宣和燕暇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壮实的它不在意烈火后的山林,只为移植到阳光照耀之处;如今移植过来如同太阳之丹华。 它从遥远的南海跋涉千里而来,仿佛是上天赐予的一颗灵丹妙药。 种植在皇家花园之中自我庆幸,香气四溢不再屈居幽谷。 这万年的古树将会展现别样的风景,随时恭候皇上闲暇时欣赏它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余深:北宋末南宋初大臣,文学家,字处道,余杭人。为秦桧所荐,官至尚书。有文集三十卷。 1. 奉和御制颁赐荔枝:这首诗是皇帝把荔枝赏赐给官员时,作者为表示感激而作的诗歌。 2. 火后山:指火山地区,多产荔枝,这里可能指广东的荔枝产区。 3. 日华丹:阳光照耀下,荔枝果实呈红色,如同丹砂一样美丽。 4. 南海:指南海郡,即现在的广州、阳江等地,这里盛产荔枝。 5. 西山药:比喻长寿的食物,这里可能指荔枝。 6. 封植:栽培、种植之意。 7. 禁籞:皇帝的宫殿。 8. 幽兰:兰花,这里形容荔枝的香气浓郁。 9. 万年枝:荔枝的别称,因为荔枝树寿命长,故有此名。 10. 宣和:宋徽宗的年号,公元1119年至1125年。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皇帝赐给荔枝的诗歌。诗中通过描述荔枝的产地、运输过程以及其被种植在皇宫花园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皇室赏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寓含着对皇恩浩荡的赞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御制颁赐荔枝》这首古诗是宋代著名文人余深所作。此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68年前后,正值宋朝(960年-1279年)的中期,此时朝政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迅速,为诗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在这个时期,诗人余深是一位颇有才华的政治家、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等职位。他善于观察生活,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因此在诗歌创作中常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社会现象,关注民生福祉。然而,在宫廷政治斗争中,他也曾因涉入纷争而遭到贬谪。这段曲折的经历使他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奉和御制颁赐荔枝》这首诗中,余深描绘了皇帝赐予臣民荔枝的情景,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皇帝与臣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皇帝关心百姓生活的崇高品质。而在这些表象背后,我们也能够窥探到诗人对于朝廷的忠诚以及对国家的忧国忧民情怀。 综上所述,通过对《奉和御制颁赐荔枝》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经历及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