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驾幸西池
春深琼苑百花明,拂晓銮舆下太清。
彩仗六军严禁卫,虹桥千步跨仙瀛。
讲修禊事垂游豫,欲与民心乐治平。
扈跸两经来此地,独惭衰飒玷恩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里的花园盛开百般花朵,明亮如镜;清晨时分,皇帝的车驾降临至这美丽的地方。仪仗队和士兵们严密守卫着,如同彩虹般的桥横跨在这仙境之中。
君主在讲解如何举行水边祭祀活动的同时又显得悠闲自得,表现出他想与民同乐共享太平盛世的心愿。随行的人群中两次来到这个地方,我倍感惭愧的是我这颗衰败的心却玷污了君主的恩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奉和:指作诗词与别人酬答。
2. 驾幸:皇帝出行。
3. 琼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皇宫或皇家花园。
4. 拂晓:天刚亮的时候。
5. 銮舆:皇帝的轿子。
6. 太清:天空,高天。也指道教所认为的天界最高处。
7. 彩仗:帝王出行的仪仗队。
8. 六军:指皇帝的军队。
9. 禁卫:皇帝的护卫。
10. 虹桥:美丽的彩虹。
11. 仙瀛:传说中的仙境。
12. 讲修禊事:指古代三月三日的祓禊活动,以祈求避邪驱灾。
13. 垂游豫:指皇帝垂询民情,关怀民生。
14. 治平: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15. 扈跸:随从皇帝出行。
16. 两经:两次。
17. 独惭衰飒:自己感到衰老而愧对皇帝的恩宠。
18. 玷恩荣:玷污了皇帝的恩典和荣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皇家仪仗队在春日里巡游的盛大场面。首句“春深琼苑百花明”通过描述春天的美丽景象,为整个场景渲染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下来,诗人用“拂晓銮舆下太清”一句,展示了皇帝的出场,彰显了皇家的威严。
接下来的两句“彩仗六军严禁卫,虹桥千步跨仙瀛”是对皇家仪仗队的描绘。其中,“彩仗”指代皇家仪仗队,“六军”则指皇帝的护卫部队。这两句诗展示了皇家队伍的气派,同时也暗示了皇帝在民间的影响力。
接下来的“讲修禊事垂游豫,欲与民心乐治平”则是皇帝对民心的关注。这里的“修禊事”指的是古代皇室的一种习俗,即在春天时举行庆祝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垂游豫”则表达了皇帝对民间生活的关心。
最后两句“扈跸两经来此地,独惭衰飒玷恩荣”则是诗人对自己陪伴皇帝的惭愧之情。虽然身为皇帝的随行人员,诗人却觉得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无法胜任这一重任,因此感到羞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驾幸西池》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54年,南宋初年。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金朝与南宋的对峙阶段。
诗人余深在当时是一位著名文人,受到皇帝的宠爱,任职太尉兼尚书左仆射。这一年,宋高宗赵构前往西池游玩,余深作为臣子,为了迎合圣意,写下了这首应制诗《奉和驾幸西池》。
这首诗以描绘皇帝出游的盛况为主题,通过对宫廷园林美景的赞美,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朝廷繁荣昌盛的祝愿。在诗中,余深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政治意图相结合,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政治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