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细雨空蒙烟草稠,相呼相逐过林丘。 回来莫向山边去,昨夜前村虎食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蒙蒙细雨笼罩下的田间草色浓重,大家在树林丘陵间相互呼唤着追逐前行。回程时千万别往山里走,昨晚前村的牛被老虎吃掉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翁森:元朝诗人。 2. 牧:放牧的牧民。 3. 细雨空蒙:细雨弥漫在空中,使景物朦胧。 4. 烟草:这里指烟雾中的草色。 5. 稠:形容烟雾浓密。 6. 相呼相逐:相互呼唤,相互追逐。 7. 林丘:树林和丘陵。 8. 回来:指牧童从放牧归来。 9. 莫向山边去:不要靠近山边。 10. 昨夜前村虎食牛:昨晚在前面的村子有老虎吃了牛。
去完善
赏析
《牧》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牧场景,通过对细雨、烟草、林丘等景色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悠然自得。然而,诗人却在最后一句突然提到了“昨夜前村虎食牛”这一不祥的事件,使得整首诗的情绪瞬间变得紧张起来。这种强烈的对比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读者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感受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牧》翁森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牧民的赞美。这首诗创作于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此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翁森正身处京城,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他的职责是负责教育皇子、王公贵族以及官员的子弟。作为一个学者和教育家,翁森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脱离实际、过于追求功名的心态深感忧虑。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农民起义成功建立了大明王朝。然而,随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一些知识分子逐渐背离了务实的传统,过分追求名利和地位。这使得翁森更加怀念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简单生活,同时也激发了他对于牧民勤劳质朴的品质的敬佩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