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刘禹锡郎中赴苏州

标题包含
送刘禹锡郎中赴苏州
三十年来天下名,衔恩东守阖闾城。初经咸谷眠山驿, 虎丘野寺吴中少,谁伴吟诗月里行。 州城全是故吴宫,香径难寻古藓中。云水计程千里远, 太守吟诗人自理,小斋闲卧白苹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过去的30年里,我闻名于世,一直备受恩典地守护着阖闾之城。第一次经过咸谷时在山间驿站休息,虎丘的寺庙虽然有很多游客,但是谁又会陪着我在月光下吟诗呢?这座城市的旧址曾经是吴国的宫殿,但已经难以寻觅曾经香径上的古苔了。这段旅程仿佛千里的遥远计划,即使相隔千里,太守还是一边写诗一边照顾自己,在宁静的白苹风中度过了无数悠闲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姚合:唐朝诗人,主要作品有《武功县中作三十首》等。 2. 刘禹锡郎中:刘禹锡,唐朝官员、文学家,历任郎中等职。 3. 苏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称阖闾城,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4. 三十年来:指刘禹锡在唐朝任职三十年的经历。 5. 天下名:表示刘禹锡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 6. 衔恩:领受恩情,这里表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7. 东守阖闾城:指刘禹锡被任命为苏州刺史。 8. 咸谷眠山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的驿站,这里是刘禹锡赴任途中经过的地方。 9. 虎丘野寺:指苏州虎丘山的寺庙,这里有著名的人文景观。 10. 吴中少:指苏州地区的名胜古迹较少。 11. 月里行:形容吟诗时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刘禹锡才华的赞赏。 12. 故吴宫:指苏州曾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国都,这里指的是苏州城。 13. 香径:苏州园林中的小径,这里代指苏州的自然风光。 14. 古藓:指古老的地衣类植物,这里用来形容苏州古城的历史悠久。 15. 云水计程:描述了刘禹锡从咸阳到苏州的旅程,如同行走在云雾和水汽之间。 16. 太守吟诗人自理:意思是刘禹锡作为苏州刺史,不仅要治理地方政务,还要保持诗歌创作的才能。 17. 小斋闲卧白苹风:形容刘禹锡在苏州的生活状态,享受宁静的自然环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刘禹锡郎中被任命为苏州太守的场景。首联通过讲述刘禹锡三十年的名声和此次被任命为苏州太守,展现了他的辉煌人生。颔联通过描述他在咸谷眠山驿的情景,暗示了这位文人墨客即将上任的心情。颈联则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喜爱,并暗示刘禹锡将会在这座城市留下自己的足迹。尾联则以云水计程、太守吟诗和小斋闲卧等形象的画面,进一步展示了刘禹锡在苏州的生活场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刘禹锡郎中赴苏州》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德宗贞元年间,即公元785年-805年之间。这一时期正是唐代的鼎盛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繁荣。然而,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却非常激烈。 此时的诗人姚合任监察御史,他的好友刘禹锡被任命为苏州郎中。在送别时,姚合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诗歌,以此表达自己对刘禹锡的关心和期许。在此时期,姚合仕途顺利,但也曾受到朝中政敌的排挤,这使他深刻体会到了官场的风云变幻和人性的复杂。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代社会风气开放,文化交流广泛,各种艺术形式如诗、书、画等都有着高度的发展。受此影响,姚合的诗文创作亦具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作品深受时人喜爱,被誉为“姚家诗派”。在他的诗篇中,既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又表现出对时事的关注和对国家的忠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