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
六幕云收万籁沉,结瑶千尺倦登临。
七盘妙舞频挥汗,五色嘉瓜冷镇心。
极目岭梅宁止渴,拂波宫柳漫垂阴。
祇忧火解神仙骨,頼有泉声发素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六幕云雾渐渐消散,周围的响动也平静下来,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疲倦感。
舞蹈表演者们跳得十分精彩,汗水都流了下来。各种颜色的瓜摆在旁边,给这个清凉的夜晚增添了一丝寒意。
我望着远处的山,那边的梅花看起来好像能解渴,而随风飘动的柳树则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只是担心火会烧掉仙人的骨头,还好有水声传来,听起来就像有人在弹奏古琴一样。
去完善
释义
1. 六幕:古代指天地间六个方向,这里泛指世界各处。
2. 云收:云朵收敛,意指天空晴朗。
3. 万籁沉:万物静寂,毫无声音。
4. 结瑶:传说中的仙境,即“瑶池”,此处形容高入云霄的琼楼玉宇。
5. 千尺:指极高的天空。
6. 登临:登山临水,此处以游览形容辛苦的热天。
7. 七盘:形容山路弯曲盘旋,崎岖难走。
8. 五色:多彩的颜色,喻指各种事物。
9. 嘉瓜:美好的瓜果。
10. 镇心:使人内心平静安宁。
11. 岭梅:岭上的梅花。
12. 宁止渴:意思是希望它能解渴。
13. 拂波宫柳:被风吹动的皇宫柳树。
14. 谩垂阴:随意地伸长枝条投下阴影。
15. 祇:同“只”。
16. 火解:道家炼丹术中的说法,火解后的骨头可以化为仙骨。
17. 赖有:幸亏有。
18.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
19. 发素琴:弹奏素琴。
去完善
赏析
《苦热》是宋代诗人刘筠创作的一首描绘炎热天气的诗。诗中通过描述夏日炎热的环境和人们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在炎炎夏日中的无奈和对清凉世界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苦热》是北宋初期文人刘筠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之后的几年,此时正值五代十国后期,北宋刚刚建立不久,社会相对安定。
刘筠在这首诗中描述了炎夏酷暑的酷热,他以蝉、鸟和风的意象描绘出炎炎夏日下的生灵困苦,表达出他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传达出对生命的怜爱和尊重,体现出其关爱生灵的道德关怀。这种关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和发展。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