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江子我见寄长句
泥行正作龟藏穴,雾隐初徴豹一斑。
岂有高标如冠玉,况无谈舌解连环。
一登文石趋宣室,三窃蟠桃向道山。
早晚共寻鸡黍约,林泉犹得半生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的文章我来尝试着翻译一下:
走在泥泞的道路上,像乌龟一样寻找躲避的地方;在雾气中隐约看见豹子的一斑。并非所有的人都有高尚的品质和优雅的风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松地解开复杂的谜题。一旦登上了文学的高峰,就应当走进政治的殿堂;向学问的高山前进,探索其中的秘密。
无论是早是晚,我们都应去寻找那些淳朴的朋友,在山间的林泉之中找寻自己的闲暇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韵:即依照别人诗作的韵脚和内容来创作。
2. 江子我:南宋诗人,与程俱相熟。
3. 泥行正作龟藏穴:形容艰难行走于泥泞之中,如同乌龟藏身洞穴。
4. 雾隐初徴豹一斑:形容在雾气中隐约可见的豹子的斑纹,喻指才能的初步显露。
5. 高标:高尚的品质。
6. 冠玉:比喻美德。
7. 况无谈舌解连环:表示无巧妙言辞可解开事物间的复杂关系。
8. 文石:美石。
9. 宣室:古代朝廷召见群臣的地方。
10. 三窃蟠桃向道山:意指努力求道,就像西游记中的猴子多次前往道山摘取蟠桃。
11. 早晚:随时。
12. 鸡黍约:招待朋友的简单菜肴。
13. 林泉:树林和泉水,指隐居之处。
去完善
赏析
《次韵江子我见寄长句》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程俱写给友人江子我的回信。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未来的期待。首联“泥行正作龟藏穴,雾隐初徴豹一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艰难困境中相互扶持、相互理解的情景。诗人以龟、豹为喻,暗示他们在困难面前保持坚韧和警觉。颔联“岂有高标如冠玉,况无谈舌解连环”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认为他虽然表面谦逊,但内心却有大志。颈联“一登文石趋宣室,三窃蟠桃向道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在文学道路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尾联“早晚共寻鸡黍约,林泉犹得半生闲”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期望有一天能与友人共享林泉之乐,共度悠闲时光。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人生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江子我见寄长句》是宋代诗人程俱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09年,即北宋末年。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程俱正面临着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当时他刚刚辞去了朝廷的职务,打算回乡隐居。这一决定源于他对官场腐败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这个时期,他的心境变得宁静而淡泊,这使得他在诗歌中表达出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这个时期的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在外部,宋徽宗在位期间,北方的金国势力逐渐崛起,对宋朝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在内部,宦官、权臣和贪官污吏横行,使得政治腐败现象日益严重。这些时代背景为程俱的诗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这首诗中,程俱以江子我为对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乡村风光,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抒发了自己对时代困境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充分体现了程俱的人生哲学和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