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白
素质鲜明绝点尘,冰轮高照转精神。
丛丛皓彩如罗绮,个样诚堪示染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品质卓越出众,犹如纯洁无瑕的冰雪之轮照亮心灵,使其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层层叠叠的美丽如同绸缎般细腻华丽,每一种都值得被世人所认识和学习。
去完善
释义
史铸的《月下白》是一首描绘月光下白色景象的诗。以下是诗句的注释:
1. 素质:这里指白色的月光。
2. 鲜明:形容月光明亮,照亮了夜晚的世界。
3. 绝点尘:没有任何杂质,表示月光纯净无瑕。
4. 冰轮:古人对月亮的美称,这里指明亮的月亮。
5. 高照:指月亮高高悬挂在天空中。
6. 转精神:使人的精神焕发,给人带来活力。
7. 丛丛:形容众多、簇拥在一起。
8. 皓彩:指白色的光辉,这里指月光。
9. 如罗绮:如同丝绸般美丽,形容月光柔和亮丽。
10. 个样:每一种样式,这里指不同的白色物体。
11. 诚堪:确实可以。
12. 示染人:展示给世人看,教育人们保持纯净洁白的心灵。
去完善
赏析
《月下白》是一首描绘月下的白色景象的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月光的描述,表达了对纯洁无暇、一尘不染的美好境界的向往。诗中的"冰轮"象征着月亮,其光芒照耀着大地,使万物都焕发出新的生机。而"丛丛皓彩如罗绮"则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白色的景象,仿佛是一片片精美的丝绸,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最后一句"个样诚堪示染人"则是对这种美好景象的一种升华,暗示人们应该追求这种纯洁无瑕的品质,不受世俗的污染。整首诗以月下的白色景象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体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月下白》是南宋诗人史铸所创作的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白菊,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于公元1169年的《月下白》,正处于宋金对峙时期,此时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史铸作为文人雅士,面对国家和民族危机,无法直接参与政治军事事务,于是将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出其坚韧不屈的品质,象征了当时南宋人民顽强抵抗的精神风貌。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科技发展也十分显著。例如造纸术、印刷术的进步使得文化交流更为便捷;火药武器的发明也改写了战争的形态。然而在国家命运多舛的背景下,这些科技进步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繁荣和安定。因此,诗人以“月”喻示光明与希望,借助“白菊”传递出对安宁盛世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