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客
东篱冷落旧家乡,性耐风霜气味长。
几度入来重九宴,主人传得引年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边的小径显得有些清冷,那是我的故园,我天性坚毅、不惧风霜,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深厚的底蕴。多少次在重阳节之际造访此地,主人向我传授健康长寿的秘诀。
去完善
释义
1. 东篱:地名,此处借指诗人自己的家园。
2. 冷落:冷清、寂寞的意思。
3. 旧家乡:指诗人的故乡。
4. 性耐风霜:形容菊花不畏严寒的品质。
5. 气味长:指菊花的香气持久。
6. 几度:多次。
7. 入来:进来。
8. 重九宴:重阳节举行的宴会。
9. 主人:这里指宴席的主人。
10. 传得:得到、了解。
11. 引年方:养生之道。
去完善
赏析
史铸的这首《寿客》以菊花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品质的赞美和敬意。首句“东篱冷落旧家乡”描绘了菊花生长的环境,东篱是古代隐士生活的地方,象征着远离世俗纷扰的精神家园。接下来的诗句“性耐风霜气味长”则强调了菊花坚韧的品质,即使面临寒冷的风霜,依然散发出持久而迷人的香气。
第三句“几度入来重九宴”提到了重阳节赏菊的习俗,古人在重阳节登高、赏菊、饮酒,以此庆祝丰收并祈求长寿。这里的“几度入来”意味着菊花在重阳宴上多次出现,成为节日的象征。最后一句“主人传得引年方”则表达了对菊花延年益寿功效的认可,将菊花视为一种珍贵的药材。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独特魅力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坚韧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寿客》是宋代诗人史铸创作的一首描绘菊花的小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末年,当时社会动荡,战争频发,民间疾苦不断。诗人史铸生活在这一时期,亲身经历了战乱、流亡和世事无常的苦难。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史铸将菊花作为诗歌主题,表达了对生命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用“寿客”一词来赞美菊花的坚韧品质和长寿象征,寓意着在乱世之中寻求一份宁静与慰藉。同时,通过描绘菊花的风骨,传达出诗人对品格高尚之士的敬重之情,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在这首《寿客》中,史铸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菊花傲霜斗寒、独立寒秋的独特风采。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身处乱世却依然坚守信念、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内涵。这首诗歌不仅是一曲咏菊之歌,更是一首表达人生态度和理想追求的赞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