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霞山叶学谕家梅下饮二首

标题包含
霞山叶学谕家梅下饮二首
不待梅梢三两花,任他酒薄漫肴嘉。 恍然灵运穿林屐,妙矣王维入画家。 静听喔咿鸡唱晓,明分疏落雁行斜。 醉吟却是寻芳客,借取残冬一笑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袁说友(1140年-1204年),字起岩,号东塘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金华,是南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的名臣,历任太学正、国子祭酒、礼部尚书等职。 袁说友在文学上颇有成就,尤以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不必等待梅树开出两三朵花,任凭酒意浅浅共度佳肴。 仿佛灵感涌来如灵运穿越树林的脚步,美妙如画如王维走进画家的世界。 静静聆听鸡啼声中破晓的黎明,明确分辨远处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过。 沉醉在诗歌中的寻芳客人,借用这冬日里的笑声欢度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两":表示数目,这里指两三朵梅花。 2. "酒薄":淡薄的酒,形容酒的味道清淡。 3. "肴嘉":美味的佳肴。 4. "灵运穿林屐":引用谢灵运登山的故事,赞美周围环境的幽雅。 5. "王维入画家":引用王维的诗画成就,表达诗中描绘的景色如画。 6. "喔咿鸡唱晓":描述早晨鸡叫的声音。 7. "疏落雁行斜":指稀疏排列的大雁飞行时倾斜的队形。 8. "醉吟":喝醉了唱歌。 9. "寻芳客":寻觅美好事物的游客。 10. "残冬":冬天的末尾,即快立春的时候。 11. "一笑哗":形容人们欢笑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袁说友在霞山叶学谕家的梅花下饮酒时的即兴之作。诗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才情的自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不待梅梢三两花,任他酒薄漫肴嘉”,诗人以梅花为主题,表达自己乐观、豪放的心态。这里的三两花,并非实指梅花开得少,而是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梅花的稀少和高洁。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尽管酒味淡薄,菜肴简单,也依然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颔联“恍然灵运穿林屐,妙矣王维入画家”,诗人以晋代诗人谢灵运和王维为例,表示自己也有与他们一样的才情和审美。这两句诗将诗歌与绘画相结合,既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又突显了其对艺术美的独特见解。 颈联“静听喔咿鸡唱晓,明分疏落雁行斜”,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句诗既描绘了鸡鸣报晓的生动画面,又通过“雁行斜”表达了对秋天景象的感慨。 尾联“醉吟却是寻芳客,借取残冬一笑哗”,诗人以“寻芳客”自居,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里“借取残冬一笑哗”,意味着诗人相信冬天终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以此传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霞山叶学谕家梅下饮二首》是南宋诗人袁说友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当时袁说友任福建安抚使兼知福州,正值中年时期。在文学创作上,他受到陆游、杨万里等著名诗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得到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多喜好寄情山水,结交诗友,饮酒赋诗,抒发胸怀。袁说友亦不例外,他在霞山叶学谕家的梅花树下设宴,与友人共享美景、共饮美酒,兴致盎然地写下了这两首诗。 其中“岁晚”一词,既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透露出他对自身经历的关注。同时,“正思乡梦绕南枝”一句则反映了当时文人远离家乡、在外做官的生活状态以及思乡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