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支提德最
我昔观华严,心熟毘卢境。
东南有支提,千圣会岩岭。
欲从善财问,怅此路悠永。
朅来縻王事,胜处每参请。
弹指开重楼,结愿发深省。
寄谢德云师,相见在别顶。
禅翁游江湖,传衣自双径。
向来梅子熟,一衲伴千圣。
十年此趺坐,楼阁方鼎盛。
夜阑拨炉灰,衲也吾所敬。
我如老摩诘,到处扣禅病。
接淅复过云,林端隔清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曾经阅读《华严经》,对毘卢佛的境界已经熟悉于心。
东南方向有一处支提山,历代圣人曾在此聚集论道。
我想跟随善财童子学习,却无奈路途遥远。
近年来被俗事缠身,难以前往胜境参学。
轻触指头,打开层层楼阁,心中许下深深的愿望,希望能有所领悟。
遥寄此信给德云大师,期待在另一个山顶与他相遇。
这位禅师游走于江河湖海,传承法衣之至。
先前梅子成熟的季节,他与众圣人共度。
在这里静坐修行已有十年之久,楼阁正繁荣昌盛。
夜晚时分,拨开炉灰,那僧袍也是我所尊敬的对象。
我像老摩诘一样,去各地探求禅宗的真谛。
忙碌中度过时光,耳边传来山林间的钟声,仿佛相隔很远。
去完善
释义
1. "华严":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是大乘佛教的主要经典之一。
2. "心熟毘卢境":"毘卢"是毗卢遮那佛的略称,即释迦牟尼的法身佛,其境界为华严世界的最高境界。
3. "支提":又作"祗陀",是古印度僧人游学之处,这里是指诗人在东南地区看到的著名的支提山。
4. "千圣":泛指众多的圣贤僧侣。
5. "善财":《华严经》中的人物,曾向五百多位菩萨请教成佛之道。
6. "怅此路悠永":惆怅于取经的路途遥远而漫长。
7. "朅来縻王事":"朅来"表示去来,“縻”意为束缚,“王事”指俗事或公务。意为被俗事所困。
8. "胜处每参请":"胜处"指的是佛教胜地,"参请"即请教佛法。意为自己虽然公务繁忙,但仍不忘到佛教胜地参禅问道。
9. "弹指开重楼":"弹指"表示时间短暂,"重楼"指高楼。形容自己瞬间就能进入禅定之境。
10. "结愿发深省":"结愿"表示立下誓愿,"深省"指深刻的反思。表示自己通过参禅问道,不断反思自己内心的修行。
11. "寄谢德云师":"谢"意为告诉,"德云师"是对禅者的尊称,这里指作者的朋友,一位禅者。作者告诉这位朋友,希望他们能在他日重逢。
12. "禅翁游江湖":"禅翁"是对年长禅者的尊称,"江湖"比喻广大社会。形容这位禅者在社会上游历传播禅宗思想。
13. "传衣自双径":"传衣"是禅宗的一种传承方式,"双径"指天目山,这里是作者的朋友修行的地方。形容这位禅者在天目山继承并传播禅宗衣钵。
14. "向来梅子熟":"向来"指从前,"梅子熟"指梅雨季节。形容从前在梅雨季节时,这位禅者便身着一衲与众多圣贤一起参禅悟道。
15. "十年此趺坐":"趺坐"是一种盘腿坐的姿势,"十年"表示长时间。形容这位禅者在这地方长期静坐修行。
16. "楼阁方鼎盛":"方鼎盛"表示正在繁荣兴盛之时。形容这个地方的佛教文化正处在一个繁荣的时期。
17. "夜阑拨炉灰":"夜阑"表示夜深人静的时候,"拨炉灰"指拨开火炉里的灰烬。形容这位禅者在夜深人静时仍在虔诚地修行。
18. "衲也吾所敬":"衲"指僧衣,"敬"表示尊敬。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位禅者的尊敬之情。
19. "我如老摩诘":"老摩诘"指唐代诗人王维,他晚年信奉佛教,以居士身份隐居,以诗画传达禅宗精神。作者把自己比作老摩诘,表达了他对禅宗的理解和追求。
20. "接淅复过云":"接淅"指匆匆忙碌的样子,"过云"指飘过的云彩。形容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仍能体会到禅宗的智慧。
21. "林端隔清磬":"林端"指树林的边缘,"清磬"指寺庙里的钟声。描述了作者在山林间听到远处寺庙钟声的景象,暗示了自己对禅宗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赠支提德最”,是李洪写给一位法号德最的僧人。诗人首先提到了自己曾经研读《华严经》,心灵被毘卢的教义所感化。接着,诗人描绘了东南方的支提寺,是无数圣人聚集的地方。诗人想要向善财请教佛法,却感到路途遥远而惆怅。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追求佛道的心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乐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支提德最》是唐代诗人李洪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在李洪生活的时期,唐朝正处于鼎盛期后的衰落阶段,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洪本人也经历了宦海沉浮,他曾担任官职,但因种种原因被贬谪。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百姓的苦难有了更多的同情和关注。因此,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较强的现实关怀和人文精神。
《赠支提德最》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首诗中,李洪通过对支提德最和尚的赞誉,表达了对禅宗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同时,他也借诗抒发了自己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哲思。这首诗既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和宗教氛围。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