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后林分惠琼花降字韵
诗句寻芳自抑扬,一观佳什觉心降。
山中玉蕊虽无数,天上琼花孰有双。
愧我未能瞻后土,荷君分惠到南窗。
从今可小中兴瑞,大地移根到此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探寻美的道路上我们不断前进,品读完这首佳作,心灵得到净化。
山中的玉兰有很多,天上的琼花又有几对呢?
惭愧我不能看到更多的大地景色,感谢你把美景分享给我这个南方的人。
从现在开始可以欣赏到这份小小的中兴吉祥,大地的魅力也由此绽放于此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李后林:可能指的是李后主李煜,但其生平未有“分惠琼花”的相关记载。可能是其他文人墨客或历史人物。
2. 寻芳:寻求美好,这里指寻找美丽的事物。
3. 抑扬:曲折起伏,这里可能指搜寻各种美丽的诗句的过程。
4. 一观:看一遍,阅览。
5. 佳什:优美的诗文。
6. 心降:心灵得到净化和安宁,心境变得平静舒缓。
7. 玉蕊:形容植物花朵的嫩芽。
8. 天上琼花:比喻高洁脱俗的美好事物,也可能指梅花。
9. 荷:承受,感激。
10. 南窗:朝南的窗户,阳光充足,寓意明亮。
11. 中兴瑞: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
12. 移根:迁移植物根部,引申为引入美好的事物。
13. 此邦:这个地区,这里指作者所在地。
去完善
赏析
《和李后林分惠琼花降字韵》描绘了诗人收到友人赠送的琼花种子时的喜悦之情。首联中“寻芳”暗含诗人寻找美好事物的渴望,而“一观佳什”则表达了他看到朋友的作品时的心情。颔联通过对比山中的玉蕊和天上的琼花,赞美了琼花的独特之美。颈联中,诗人惭愧自己没有机会欣赏到后土的美丽景色,但又感激朋友的馈赠让他在南窗之下感受到这份美好。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这颗琼花种子能在他的土地上茁壮成长,为这片土地带来好运。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李后林分惠琼花降字韵》这首诗是南宋文人徐经孙所创作的。此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是南宋晚期。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激化,民生疾苦,外患频繁。徐经孙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对社会现象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慨。
徐经孙在当时颇有文名,他的作品以典雅著称,深受世人喜爱。然而,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当时朝廷的重视,一直在外为官,生活困苦。在动荡的年代里,他始终坚守信念,关注民生,为国家的前途担忧。
这首《和李后林分惠琼花降字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琼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无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徐经孙作为一个文人墨客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