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叟
古凿岩居人,一廛称有产。
虽沾巾覆形,不及贵门犬。
驱牛耕白石,课女经黄茧。
岁暮霜霰浓,画楼人饱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代山洞里的居民,一间简陋的房子便是他们所有的财产。尽管他们可以遮风挡雨,但仍然不如富贵人家养的狗。他们赶着牛在白色的石头上耕种,教女儿用黄色的茧制作丝线。当冬天的霜雪降落时,那些画楼里的人已经吃饱穿暖了。
去完善
释义
1. 于濆:唐朝诗人,其诗风质实鲜明,关注社会现实。
2. 古凿岩居人:指古代在山岩上凿出居室的人,即山中居民。
3. 一廛称有产:一间简陋的居室就是他们的家产。廛,简陋的居室;有产,拥有财产。
4. 沾巾覆形:用布头做衣服来遮体,形容衣着破旧。沾巾,破旧的布料;覆形,遮盖身体。
5. 不及贵门犬:生活还不如富贵人家的狗。此句讽刺贫富差距。
6. 驱牛耕白石:指在白石上耕种。
7. 课女经黄茧:让女儿学习纺织黄茧为丝。课,教授;经,把黄茧加工成丝。
8. 岁暮霜霰浓:一年将尽,霜雪交加。
9. 画楼人饱煖:富贵人家的画楼中人们温暖饱腹。画楼,装饰华丽的楼房;饱煖,吃饱穿暖。
去完善
赏析
《山村叟》是唐代诗人于濆创作的一首描绘农村生活场景的古诗。诗中通过对山村叟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底层农民辛勤劳作、却仍无法摆脱贫苦的现状。在物质生活上,他们虽然拥有了基本的居住场所和生产资料,但相较于贵族家庭的宠物狗,他们的生活依然显得寒酸。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坚持耕耘田地,照顾家蚕,勤奋地为生活打拼。然而到了年终,因为生活条件的差异,贵族家庭的人们可以享受到温暖的画楼和丰盛的食物,而山村叟却依然在寒冷的冬天里忍受着雨雪的侵袭。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令人们反思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性的本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村叟》是唐代诗人于濆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51年前后,即唐朝晚期。此时,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等社会现象使得民生疾苦加剧。
诗人于濆在创作此诗时,生活境遇并不乐观。他曾因直言不讳地批评时政而多次被贬谪。这种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也促使他以诗歌为武器,揭露社会的种种弊端。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于濆以《山村叟》为题,描绘了山村穷苦百姓的生活情景。通过一位老人的自述,展现了当时农村贫困、农民劳苦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腐败官僚的强烈愤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