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
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恰似秋宵,一半银蟾白。
结儿梢朵香红仂。钿蝉隐隐摇金碧。春山秋水浑无迹。不露墙头,些子真消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小船上的窗帘缝隙中,美丽女子的额头略露出梅妆。绿色的云朵与花瓣相映成趣,如同雕刻般精致。这就像秋天的夜空中,一半的明月皎洁明亮。发髻上的花朵鲜艳夺目,饰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春天的山水仿佛消失无踪。她没有出现在墙头,这便是她真正的美。

去完善
释义
1. 醉落魄:词牌名,亦称《一斛珠》、《醉落魄·年光夜速》。
2. 汪藻:字彦章,号浮溪居士,又号龙溪钓叟。南宋文学家,史学家。
3. 小舟帘隙:小船上的窗帘缝隙。
4. 佳人:美人,这里指代美丽女子。
5. 梅妆额: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饰,额上画出梅花图案。
6. 绿云:比喻茂盛的绿叶。
7. 花如刻:形容花朵雕刻得精致。
8. 银蟾:月亮的美称。
9. 结儿梢朵香红仂:谓头上戴着装饰有红色花朵的发髻。
10. 钿蝉:嵌金蝉形的首饰。
11. 摇金碧:闪闪发光的金碧色。
12. 春山秋水:比喻女子的眉毛和水汪汪的眼睛。
13. 浑无迹:完全没有痕迹。
14. 不露墙头:指墙头鲜花并不显眼。
15. 些子:一点儿,少量。
16. 真消息:真实的线索,此处指花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美的画面,令人陶醉。开篇的“小舟帘隙”营造了一种若隐若现的美感,仿佛让人置身于幽静的水乡之中。紧接着的“佳人半露梅妆额”则展现了女子的美貌与优雅,梅妆额寓意着女子的美丽与气质。而“绿云低映花如刻”则是通过描绘绿叶和花朵的形象,将春天的生机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恰似秋宵,一半银蟾白”则带给人无尽的想象空间,仿佛让人看到了浩瀚的星空,以及那轮明亮的月亮。这般的景色使得整首词更加丰富多彩。
下片的“结儿梢朵香红仂”则是对花朵的具体描绘,“香红仂”体现了花朵的美丽与芬芳,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而“钿蝉隐隐摇金碧”则是对女子首饰的描绘,既表现了女子的华贵,也体现出女子的高雅气质。
最后两句“春山秋水浑无迹。不露墙头,些子真消息”则是对整首词的总结,春山秋水寓意着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而“不露墙头,些子真消息”则是对女子的赞美,表示女子的美貌与气质是那么的完美,以至于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醉落魄》是宋代文学家汪藻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世纪末期,正值北宋末年。在这个时期,中原大地经历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
汪藻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他的人生经历也十分丰富。他曾担任过朝廷的官员,但由于对现实政治的不满,逐渐对官场生活感到失望。在这段时间里,他逐渐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文学创作上,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表现出了极高的才华。
在宋代,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逐渐兴起,受到了广泛的喜爱。词人们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情感的真实描绘,表达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汪藻的词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个人风格,既有豪放之情,又有婉约之致,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