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过葛墟读蒋冽大宗碑

标题包含
过葛墟读蒋冽大宗碑
天宝年中立此碑,轩裳鳞次美当时。 自从寂绝牛头梦,力振家声合在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天宝:唐玄宗的年号。这里指唐玄宗在天宝年间在位时期。 2. 轩裳:指达官显贵。轩,高;裳,下衣。 3. 鳞次:像鱼鳞那样有次序地排列,比喻房屋或船只密集。这里形容官员众多且有序。 4. 寂绝:指寂静无声,没有声音。 5. 牛头梦:古代传说牛头山有一位仙人能知人死生祸福,后来用来比喻吉祥之梦。这里指的是美好的愿景。 6. 力振:竭尽全力去推动。 7. 家声:家族的名声、声望。 8. 合在兹:应该在目前这个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阅读蒋冽大宗碑的诗。诗中描绘了天宝年间这块碑的建立,以及当时繁荣的社会景象。诗人通过“轩裳鳞次”这一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社会地位的层次分明和人们的美好追求。然而,随着牛头梦的消失,这些美好的景象逐渐破灭。诗人认为,要想振兴家族的名誉,应该从当下开始努力。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荣誉和个人奋斗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葛墟读蒋冽大宗碑》是宋代诗人蒋堂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57年,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一年里,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相继参加科举考试,成为当时文坛的风云人物。与此同时,王安石也开始崭露头角,成为后来的著名政治家。 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蒋堂作为一名文人官员,可能正在地方任职期间。他经过葛墟时,发现了蒋冽的大宗碑,由此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蒋冽是唐代的一位官员,曾任台州刺史等职,因政绩卓著而受到后世赞誉。蒋堂在此诗中通过对蒋冽的赞美,表达了对自己为政理念的认同和对贤能之士的敬仰之情。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了北宋时期士人对历史人物的尊重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在这个时代,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士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蒋堂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传达出自己作为文人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