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玉骨绝纤尘,前身清净身。 无花能伯仲,得雪愈精神。 冷淡溪桥晓,殷勤江路春。 寒郊痩岛外,同气更何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纯洁如玉的质地超凡脱俗,前世就是清洁无染的身形。 任何花朵无法与之媲美,雪地中的它更显神采奕奕。 冷清的溪水和小桥在拂晓时分,江边的春意却显得热忱无比。 寒冷的郊外和瘦小的岛屿之外,谁能与我一样拥有这共同的品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玉骨:比喻洁白清高的品质。这里用以赞美梅花的高洁姿态。 2. 纤尘:细微的尘埃。这里用来形容梅花的纯净无瑕。 3. 清净身:指远离尘世纷扰的品质。这里用来强调梅花的超然脱俗。 4. 无花能伯仲:意思是没有什么花能和梅花相比。伯仲,指不相上下,可以相提并论。 5. 得雪愈精神:得到雪的滋润,梅花的气质更加鲜明。 6. 冷淡溪桥晓:描写清晨时分,溪桥旁的梅花在冷风中挺立的景象。 7. 殷勤江路春:描绘江边的梅花在春天里绽放的景象。 8. 寒郊瘦岛外:指寒冷郊野中的瘦小岛屿,这里是梅花生长的地方。 9. 同气:指具有相同气质或特性的事物。这里用来描述梅花的同类。 10. 更何人:还有谁呢?表示无人能与梅花相比。
去完善
赏析
《梅》这首诗是宋朝诗人蒋堂的一首咏梅之作。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质和独特的气质。首先,诗人以“玉骨”来形容梅花的枝干,表现出梅花的高洁与纯净,暗示了梅花具有超越世俗的品格。接着,诗人又通过“无花能伯仲,得雪愈精神”这两句诗,表达了梅花在冰雪中的独特韵味和精神风貌,使人们感受到了梅花在寒冷天气中依然顽强生存的精神力量。同时,诗人还以“冷淡溪桥晓,殷勤江路春”这一联诗句,描绘了梅花在不同环境下的美丽景象,进一步丰富了梅花的形象。最后,诗人以“寒郊痩岛外,同气更何人”结尾,表达了梅花在严寒环境中傲然独立的品质,以及对与其具有相似品质的同伴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是一首赞美梅花品质和精神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著名诗人蒋堂所创作的《梅》,收录于《全宋诗》之中。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北宋初期(公元960-1127年),这一时期是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 蒋堂,字子礼,号随庵老人,浙江义乌人,自幼聪慧好学,有“神童”之称。他在少年时期便显露出过人的文学才华,并在成年后步入仕途,历任太学正、御史台丞等职。尽管政治生涯颇富成果,但蒋堂在个人生活方面却历经坎坷,曾两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 在《梅》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下,当时北宋社会整体文风兴盛,诗人之间热衷于品鉴与赞美自然景色,借此表达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将梅花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通过咏梅来表现个人品行及志向。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蒋堂选择以梅为题进行创作,实则是借助梅花表达他自己面对逆境时坚定的信念和从容的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