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叶道卿侍读小园
秀野亭连小隐堂,红蕖绿筿媚沧浪。
卞山居士无归意,却借吴侬作醉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秀美的原野与静谧的亭台相连,红色的荷花和绿色的竹林倒映在江面上。
诗人虽身处异乡,却没有思归之情,反而沉浸在与当地人的欢乐之中。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秀野亭:名字来源于周围环境之美,寓意为风景秀丽的原野上的亭子。
2. 小隐堂:隐藏在小地方、小型隐士居所的殿堂。
3. 红蕖:红色的荷花。蕖,荷花的别称。
4. 绿筿:绿色的竹子。筿,细竹。
5. 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显得美好。
6. 沧浪:水名,这里指代宽广的水面。
7. 卞山居士:叶道卿的号,取自其家乡的山名。
8. 无归意:没有想要归隐的想法。
9. 吴侬:吴地的人,这里指苏州一带的居民。
10. 醉乡:比喻饮酒忘忧的境界。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秀野亭连小隐堂”开篇,描绘了叶道卿侍读的小园景色。在这里,亭台与楼阁相连,碧绿的竹子和红色荷花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样的景象让人想起了古代的隐士,他们选择在山水之间隐居,过着宁静的生活。然而,诗人紧接着提到“卞山居士无归意”,这里的“卞山居士”指的是叶道卿,他并没有像一般的隐士那样选择归隐山林,而是选择了留在城市中,享受着红尘中的快乐。最后一句“却借吴侬作醉乡”,说明了诗人认为叶道卿虽然身处繁华的都市,但他的心灵却是超脱的,就像是在一个美妙的梦境中沉醉。这首诗通过对小园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叶道卿侍读生活方式的赞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过叶道卿侍读小园》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仁宗时期,大约是公元1035年前后。这个时期是宋朝的黄金时代,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然而,在这表面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如土地兼并、政治腐败等。
在这个时期,诗人蒋堂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太学正、翰林学士等职,后因与权臣吕夷简不合而遭贬谪。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关注民生疾苦,为百姓发声。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诗是蒋堂写给叶道卿侍读的。叶道卿是当时的一位著名学者,他的文学造诣颇高,但在政治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蒋堂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叶道卿的同情和惋惜,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遭遇和对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