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鹤操
三山邈何许,烟雾如海深。
两鹤翅相接,意欲栖瑶林。
惊风起中路,沙尘扬夕阴。
哀鸣失俦侣,俯啄何苦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三个山峰遥远在何处,云雾如同大海一样深邃。
两只仙鹤翅膀紧紧相连,心向往着那片仙境般的瑶林。
狂风在中途骤然起,尘土飞扬中夕阳慢慢落下。
仙鹤因失去同伴而悲鸣,它们寻找食物的时候显得格外艰难。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三山:古代神话中的海上仙山,通常指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这里借指遥远的地方。
2. 邈:遥远的样子。
3. 何许:何处,哪里。
4. 烟雾:这里形容山中雾气弥漫的景象。
5. 如海深:如同大海一样深邃,形容烟雾的浓重。
6. 两鹤:指两只别离的鹤。
7. 翅相接:翅膀相接,表示相互依恋。
8. 意欲:想要。
9. 栖:栖息,停留。
10. 瑶林: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借指美好的生活环境。
11. 中路:中途,半路上。
12. 风起:刮起大风。
13. 沙尘:尘土和沙粒。
14. 扬:飞扬,飘扬。
15. 夕阴:傍晚时的阴影。
16. 哀鸣:悲哀地鸣叫。
17. 失俦侣:失去伴侣。
18. 俯啄:低头啄食。
19. 苦心:痛苦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别鹤操》是明代诗人释显万的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诗作。诗人以鹤为喻,表达了离别的哀思和对友情的怀念。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别离的场景和情感。
首联“三山邈何许,烟雾如海深”,描绘了远方的景象。“三山”代指远方的友人和故乡,“邈”意为遥远,“何许”表示何处。这两句诗意在表达友人和故乡的遥远,仿佛被烟雾弥漫的大海所阻隔。
颔联“两鹤翅相接,意欲栖瑶林”,描述了两只鹤翅膀相接,想要共同栖息在美好的瑶林中的情景。这里,诗人以鹤的形象象征着友谊,表达了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颈联“惊风起中路,沙尘扬夕阴”,描述了离别时的场景。“惊风”比喻突然的变故,“沙尘”象征离别的悲伤。这两句诗意味着离别突然降临,就像沙尘飞扬的傍晚,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忧伤。
尾联“哀鸣失俦侣,俯啄何苦心”,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心痛。“哀鸣”表现了诗人对失去朋友的心痛,“俯啄”形容诗人内心的苦楚。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以鹤为载体,通过对鹤的生活和行为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和对友情的怀念。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鹤操》是明代诗人释显万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明朝永乐年间。释显万,字乐天,号醒翁,是明朝的一位高僧,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他在游历江南水乡时,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篇。
在明朝永乐年间,中国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文化艺术繁荣。释显万作为一位高僧,他的诗歌作品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表达了出世的思想和对生活的超脱态度。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离别故乡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