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庵中自题

标题包含
庵中自题
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三更云去作行雨,回头方羡老僧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万松岭上有一间小屋,住着一位老和尚,小屋的一半是云端,一半是现实。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云彩飘走化为春雨滋润大地,这时我才羡慕起这位老和尚的超脱与悠闲。
去完善
释义
1. 万松岭:泛指多松之处的山岭。 2. 老僧:此处指代作者自己或某个隐逸山林的僧人。 3. 间:量词,用于房屋等建筑物的数量单位。一间即一栋屋子。 4. 云:这里将云朵拟人化,意指云朵在屋子里自由来去。 5. 三更:古代时辰的一种,约凌晨1点至3点。 6. 行雨:游走于天空降落下来的雨滴,形象地描绘出天空中飘动的云朵离去后的情景。 7. 回头:指的是看到三更时云朵离去后,天气开始下雨的情形。 8. 方:表示转折,相当于“才”。 9. 羡:羡慕。 10. 闲:平静、淡泊的心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万松岭上与一位老僧共享一间小屋的情景。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云彩赋予生命和感情,使整个画面生动有趣。首句“万松岭上一间屋”为这幅图景勾勒出了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背景,显得清幽而宁静;次句“老僧半间云半间”则聚焦于小屋中的老僧与云彩这两个主体,突出了他们的和谐共处,同时也强调了云彩在诗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接下来的两句“三更云去作行雨,回头方羡老僧闲”则是对这场戏的进一步展开。深夜时分,云彩飘然而去化作行雨滋润万物,待到一切归于平静,诗人却蓦然回首,不禁羡慕起那位与世无争、内心恬静的老僧来。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云彩与老僧两个主体的形象对比,表达出自己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思考。一方面,他通过描绘云彩的动态变化,象征了生活中的诸多变故与挑战;另一方面,又通过老僧这一形象,传达了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智慧。整首诗构思巧妙,意象丰富,充分展示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庵中自题》这首诗是明末清初的高僧释显万所作。此诗创作于明朝灭亡之后,即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明清更迭的历史剧变,民生凋敝,战争频繁。 释显万作为一位高僧,在此剧变期间感受到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艰难。他早年曾游历各地名山古刹,后入主杭州灵隐寺,因学识渊博、德行高尚而备受尊敬。然而,随着明朝的灭亡,昔日繁华的寺院也陷入破败境地。释显万在庵中过着清苦的生活,写下了这首描绘自己生活环境和心境的自题诗。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释显万在面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困厄时所展现出的坚韧意志和高尚品质。他以平静的心态面对现实,通过诗来抒发对生命、自然的感慨,以及对禅宗哲学的领悟。这些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