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人惠诗
岁事已无几,相过常少宾。
扣门来剥啄,握手见情亲。
月窟文章客,花岩老病身。
从兹襟义合,有约待新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时光飞逝,所剩无几,相聚之时却少有宾客相伴。
叩响家门,响起了轻轻的敲门声,双手紧握中流露出亲切之情。
你是我诗文中的月亮,而我则是那盛开在花岩上的老病之躯。
从此以后,我们志同道合,约定在新年再次相聚。
去完善
释义
1. 岁事:指一年的农事活动,这里可理解为一年将尽。
2. 相过:相互拜访的意思。
3. 剥啄:象声词,形容敲门的声音。
4. 月窟:月亮升起的地方,比喻诗人的文采或才华。
5. 花岩:指盛开的花朵或艳丽的花卉,此处的“花岩”具体指何处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6. 老病身:年老体弱的自己。
7. 从兹:从此,表示开始的时间。
8. 襟义:即“义襟”,喻朋友间诚挚的交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蔡沈写给一位友人的答诗,用以感谢对方赠予诗歌。首联“岁事已无几,相过常少宾”中,"岁事"意味着时间流逝,"相过"表示相互拜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感慨岁月匆匆,相聚甚少的无奈之情。
颔联“扣门来剥啄,握手见情亲”形象描绘了友人来访的情景,通过对敲门的细节描述以及握手的动作展现两人深厚的友情。
颈联“月窟文章客,花岩老病身”则是对诗人的自嘲和赞赏的结合。"月窟"指的是诗人的文学成就,"花岩"暗含诗人年老体弱。这一联以轻松幽默的方式赞美自己虽年长但依然富有才情。
尾联“从兹襟义合,有约待新春”则表现诗人和友人之间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期待在新的一年里共同实现目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谢人惠诗》是南宋学者蔡沈(1167-1230)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此时蔡沈正处于他的中年时期。
在南宋时期,政治风云变幻莫测,边境战乱频发。作为著名学者和儒家代表人物,蔡沈以弘扬儒家学说为己任,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主张改革时政,振兴国家。然而,当时的南宋朝廷却内忧外患不断,导致蔡沈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之情日益强烈。
在这段时间里,蔡沈在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编纂的《书经集传》为后世学者所推崇,成为了儒家经典的重要注释之一。此外,他还积极参加诗歌创作,以此来抒发自己的家国情怀和人生哲理。
这首《谢人惠诗》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诗中,蔡沈表达了对友人赠送诗作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境界。这种境界既体现了他对儒家学说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世事的豁达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