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连惟馨之小湖兼简程节推

标题包含
送连惟馨之小湖兼简程节推
本有瓜葛旧,况乃桑梓情。 浮云无定姿,飘泊湖溪滨。 春晴百花发,忍对江头别。 垂杨弄柔丝,含愁不能折。 湖溪故人心,寒潭照秋月。 一别经十年,俯仰伤契阔。 为言山中友,青阳半华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本就有未了结的旧情谊,更何况这是故乡的情感联系。 浮云没有固定的姿态,漂泊在湖泊和溪流之畔。 春天晴朗的时候百花盛开,但怎能忍受在江边分别。 杨柳枝条摇曳生姿,含着忧愁却无法折断。 湖泊和溪流边的故人之心,寒冷的水面倒映着秋日的明月。 自从离别已经过去了十年,回想起来让人感叹时光流逝与友情疏远。 代为问候山中的友人,春天已过去了一半,他们的头发也已花白。
去完善
释义
1. 瓜葛:指亲戚关系。 2. 桑梓:指故乡。 3. 无定姿:指云彩变化不定。 4. 飘泊:指流离失所。 5. 百花发:指春天各种花开。 6. 垂杨:指柳树。 7. 柔丝:指柳树的枝条。 8. 寒潭:指寒冷的水面。 9. 秋月:指秋天的月亮。 10. 青阳:指春天的阳光。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和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之情。首联“本有瓜葛旧,况乃桑梓情”,点明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故乡之情。颔联“浮云无定姿,飘泊湖溪滨”,以浮云比喻诗人的漂泊不定,暗示了诗人的离愁别绪。颈联“春晴百花发,忍对江头别”,描绘了春天晴朗的天气和盛开的花朵,但却要在这里与友人分别,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尾联“一别经十年,俯仰伤契阔”,感叹别离之苦,时光荏苒,友情不变。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诗人和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和思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连惟馨之小湖兼简程节推》是南宋著名诗人蔡沈在12世纪初期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蔡沈是理学家朱熹的弟子,他在这一时期担任泉州府学教授,对儒家经典有深厚的造诣。 在12世纪初期的南宋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战乱频繁。蔡沈在这一时期的生活也相对动荡,他曾多次跟随朱熹游学,深入探讨儒学。这段人生经历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注。 此外,当时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领土沦陷于金国。在这种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们普遍关心国家的命运,忧虑时局的变化。蔡沈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作品也反映了这种时代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