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村
楚国当年滥政刑,子胥何事亦鞭平。
当时若有权轻重,止合终身去郢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楚国: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湖北一带。
2. 滥政刑:过度使用政治手段和刑罚。
3. 子胥:即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后投奔吴国,成为吴国的重臣。
4. 鞭平:此处指伍子胥鞭尸事件。伍子胥为报父仇,攻破楚国都城,掘墓鞭尸。
5. 权轻重:权衡利害得失。
6. 止合:只应该。
7. 郢城:楚国都城,位于今湖北荆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胥村》,是宋代诗人蔡沈所作,以春秋时期楚国的伍子胥(字子胥)为对象进行描绘。首句“楚国当年滥政刑”表达了楚国政治腐朽、滥用刑罚的现状;次句“子胥何事亦鞭平”则描绘了伍子胥鞭尸楚平王的情景,引发了对伍子胥行为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当时若有权轻重,止合终身去郢城”诗人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伍子胥能在当初权衡轻重,那么他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发生,而只是离开郢城,去过平静的生活。这首诗以伍子胥的故事为契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惋惜,也反映出诗人的政治思考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胥村》是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蔡沈创作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田园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高宗年间(公元1127-1162年),这个时期,蔡沈正担任着地方官员,负责治理乡村百姓。
在南宋时期,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外敌入侵等问题日益严重,而江南地区作为南宋的经济中心,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蔡沈作为一位关心民瘼的地方官员,他在治理乡村的过程中,对当地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有着深刻的体验和了解。
在《胥村》这首诗中,蔡沈通过对江南水乡风光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百姓的生活场景和精神风貌。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美风光,如“春水初生”、“春林渐盛”等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农民劳作的场景描写,表现了村民勤劳朴实的精神面貌,如“耕夫趁春晴”、“机杼鸣四邻”等句子,传达出村民辛勤耕耘、努力生活的情景。
总的来说,《胥村》这首诗歌是在南宋时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和乡村百姓的劳动生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