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友人出塞

标题包含
送友人出塞
白草屯边路,黄花戍里程。西风三万里,吹满别离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白草丛生的边疆道路上,满是黄叶点缀的戍楼和营房,经历了千里的征程,带着那份深深的离别之情,感受着秋风萧瑟扑面而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白草:草本植物,指枯草。2. 屯边路:边疆要塞之间的道路。3. 黄花:菊花。4. 戍城:边防军驻地。5. 西风:秋风。6. 三万里:形容距离遥远。7. 别离情:离别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送友人出塞》是明代诗人傅霖的一首送别诗。在诗词中,作者通过描绘白草、黄花、西风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边疆戍楼的离别之情。 首句“白草屯边路”中的“白草”指的是边疆的一种植物,它象征着荒凉与坚韧。而“屯边路”则意味着朋友即将离开的方向。这句诗句传达了朋友即将踏上征途的紧张感。 第二句“黄花戍里程”中的“黄花”指菊花,象征着秋天和离别。“戍里程”则是描述戍楼的遥远距离。这句诗表现了朋友即将面对的孤独与挑战。 第三句“西风三万里”中的“西风”具有浓厚的离别意味,而“三万里”则是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以强调友人在路途中的艰辛。这句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担忧。 最后一句“吹满别离情”中的“别离情”是指分别时的情感。这句诗意味着西风不仅带来了寒冷,还带来了无尽的离愁别绪。 整首诗以白草、黄花、西风等景物为线索,传递了作者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和对戍楼生活的忧虑。这种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友人出塞》是明朝文人傅霖的一首送别诗,创作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此时正值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初,国家初定,百废待兴。 傅霖,明代初期文学家、官员,他曾一度出任监察御史,负责审查百官,期间多次举荐贤才,颇受时人敬重。然而,由于他为人正直,直言不讳,在官场上屡遭排挤。在他创作的这首《送友人出塞》中,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寓含着对自己命运的担忧和对国家的忧虑。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反映了明朝初年政治斗争的复杂现实。在洪武时期,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大力整顿官僚机构,严惩贪污腐败,但在这一过程中,许多正直的官员也受到了牵连,傅霖便是其中之一。因此,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更是对国家和时代的深深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