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故丞相高平范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标题包含
故丞相高平范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遇主方英妙,当朝独老成。 小车何耄耋,前席起公卿。 感会真千载,哀荣止半生。 伤心埋玉处,愁雾锁佳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碰到了明智的君主,在朝廷中显得尤为成熟稳重。身前的小车载着年长的官员,在车前的座位上起身迎接公卿。感叹这是真正的千年一遇的时机,然而哀痛的是荣华仅半辈子而已。悲伤的心埋在宝玉之处,忧愁的云雾封锁了美好的城市。
去完善
释义
1. "故丞相":指已故的丞相。高平:地名,位于今中国山西省晋城市。 2. "范公":此处指范仲淹。他是北宋名臣,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3. "挽歌辞":悼词的一种形式,用于哀悼去世的人物。 4. "遇主方英妙":这句话意思是范仲淹遇到了圣明的君主,刚好在风华正茂的时候。 5. "当朝独老成":这句话意指范仲淹在朝廷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稳重的心态。 6. "小车何耄耋":这句话表达的是范仲淹到了晚年仍在为国家尽忠尽责。 7. "前席起公卿":这里的“前席”指的是皇帝向前移动座位表示尊重的行为,“公卿”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此句描绘了范仲淹得到皇帝的器重和敬重。 8. "感会真千载":这句感叹范仲淹与皇帝的相遇相知是千载难逢的缘分。 9. "哀荣止半生":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范仲淹未能度过完整的后半生就离世的悲痛之情。 10. "伤心埋玉处":这句诗用“埋玉”来形容范仲淹的离世,表达了对失去这位栋梁之才的哀痛心情。 11. "愁雾锁佳城":这句描述了范仲淹的墓地被浓重的悲伤气氛笼罩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挽歌中,诗人通过怀念故人、悼念逝者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丞相范高的敬仰之情。"遇主方英妙,当朝独老成"描述了范高在朝中的地位与声望,以及他为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小车何耄耋,前席起公卿"表达了范高虽年老但仍有智慧,仍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事实。"感会真千载,哀荣止半生"则表达了诗人的惋惜,认为像范高这样的忠良之才却未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怀。最后,"伤心埋玉处,愁雾锁佳城"通过对墓地的描绘,再次表达出诗人对范高的深深哀悼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出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厚怀念和哀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故丞相高平范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是由宋代诗人綦崇礼所作。创作时间是宋朝中期,具体为公元11世纪左右。 在这个时期,诗人的生活经历颇为丰富。他历任朝廷命官,曾担任御史、翰林院学士等要职,其后又因触犯权臣而被贬谪地方。然而,尽管经历了宦海浮沉,诗人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正义的执着追求。这种坚定的信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个时代是宋朝的黄金时代,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高峰。然而,在这一繁荣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危机。一方面,外患不断,北方的辽国和金国屡屡侵扰边境,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内矛盾日益激化,政治腐败、贫富分化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都给诗人带来了深深的忧虑,使他的诗歌充满了忧患意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