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意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国的风情总是那么充满新鲜趣味,朝东而行,期待着天明的时刻。
当潮水上涨,两岸被淹没时,乘着顺风,船帆高挂,准备启航。
阳光从海上升起,于破晓时分显得格外明亮;春天悄悄降临,仿佛是在年终岁末之际突然闯入。
自古以来观察气象的最佳地点,莫过于这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南国:指南方地区。
2. 东行:向东行进。
3. 伺早天:等待清晨。伺,等候。
4. 潮平两岸失:指江水涨潮时,岸边景物变得模糊不清。
5. 风正数帆悬:风力适中,船上的帆被拉得笔直。
6. 海日生残夜:太阳从海上升起,出现在夜晚的尾声。
7. 江春入旧年:春天的气息涌入岁末的时光。
8. 从来观气象:自古以来观察天气变化。
9. 惟向此中偏:唯独在这里能找到最佳的观察角度。

去完善
赏析
《江南意》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风光,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有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联“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诗人以南国的风光为主题,表达了对新意的追求。这里的“新意”既指自然景观的变化,也暗示着诗人对新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感悟的追求。而“东行伺早天”则表现了诗人渴望尽早见到日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颔联“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象。潮水上涨,两岸的景物在水的映照下显得更加迷人。而风正帆悬,则表现了船只在湖面上行驶的平稳和宁静。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通过对海日和江春的描绘,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在海日初生的时刻,夜幕还未完全消退,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诗人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而江春的来临,又让诗人想起了过去的岁月,从而引发了对人生的感慨。
尾联“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表明了诗人对江南水乡风景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只有在这里,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诗中的时间观念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南意》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五言律诗,具体创作年代不详。从诗中的“东风不与周郎面”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是以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周瑜为背景的。
在唐代,诗歌是文人墨客表达自我、抒发胸臆的重要形式,也是他们观察社会、评议朝政的一种手段。王湾作为唐代的一位文人,他的诗歌创作往往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在他的笔下,周瑜成为了一个象征英勇和智慧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在诗歌中所要表达的主题——人才的价值和时代的命运。
通过对周瑜的赞美,王湾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的深刻了解。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王湾作为一个文人的情怀,也可以感受到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时代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