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贺监林月清酌
华月当秋满,朝英假兴同。
净林新霁入,规院小凉通。
碎影行筵里,摇花落酒中。
消宵凝爽意,并此助文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秋天的满月下,花儿们都尽情开放。清晨的英蓉和万物一同兴起。清新无尘的树林沐浴在雨后初晴的阳光中,小小的院子也透出了凉爽的气息。
斑驳的光影在筵席之间摇曳,花瓣在酒杯中飘落。这美好的夜晚凝聚着清新的气息,一切都在助长文字的魅力。

去完善
释义
《奉和贺监林月清酌》注释:
1. 贺监:指贺知章,曾任秘书监。
2. 华月:明亮的月光。
3. 当秋:在秋天。
4. 朝英:早晨的英才,此处指贤能之士。
5. 假兴:凭兴致。
6. 净林:洁净的树林。
7. 新霁:雨后天晴。
8. 规院:规范的院落。
9. 小凉:轻微的凉爽。
10. 碎影:斑驳的光影。
11. 行筵:流动的筵席。
12. 摇落:摇曳飘落。
13. 消宵:消除夜晚的疲劳。
14. 凝爽:凝聚凉爽。
15. 并此:一起共享。
16. 文雄:文人雅士。

去完善
赏析
《奉和贺监林月清酌》是王湾借贺知章宴会即兴赋诗的情景而作的一首诗。首联“华月当秋满,朝英假兴同”描绘了满月高挂、朝花相伴的美景,传达了贺知章宴会的盛况。颔联“净林新霁入,规院小凉通”则以雨后清新的山林、规整的院落为背景,强调这次雅聚所展现出的独特氛围。
颈联“碎影行筵里,摇花落酒中”将视线聚焦在宴会上:月光透过树叶洒在酒席上,花瓣随风飘落于杯中。这两句不仅渲染了席间优美的景色,还暗示了举杯畅饮的喜悦与惬意。
尾联“消宵凝爽意,并此助文雄”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夜幕降临,月光与凉爽的空气让人精神焕发,使文人墨客能激发出更多的才情。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融入了自我的情感与想法,使得全诗在赞美宴会的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奋发向前的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贺监林月清酌》这首诗为王湾所作,创作于唐代(约公元618年-907年)。
在诗人王湾生活的时期,国家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唐玄宗当政期间,特别是开元盛世之时,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许多有才华的人得以施展抱负,王湾就是通过科举选拔进入仕途的文人之一。
诗中的“贺监”指的是贺知章,他是王湾的朋友,也是当时的著名文人。贺知章在宫中担任要职,但他对生活并不奢侈,反而热爱自然、喜欢与朋友聚会。他与王湾共同享受闲暇时光,饮酒赋诗,抒发人生感慨。
这首诗正是描绘了王湾与贺知章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一同品酒赏月的情景。在这美好的时刻,他们忘却了尘世纷扰,沉浸在与友人共度的欢乐时光之中,体现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闲适生活的人文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