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标题包含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贺铸(1052年-1125年),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他出生于一个武官世家,其父贺令仪曾任右班殿直。 贺铸年轻时以文才闻名,但科举考试并不顺利,直到34岁才中进士。历任右班殿直、...查看更多
vivian
去完善

译文
在紫府的春风里,我与你一起漫步于月色下。看着繁茂的李树,陪伴着人们回家。深夜的钟声响起,音乐和歌声逐渐散去,月亮明亮,照得灯火稀疏。 香气弥漫,梦境迷离。天气渐渐变暖,我们需要减少厚重的衣物。凤凰城如今在哪里呢?只有一只大雁在星星点点的天空中飞翔。
vivian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紫府:古代传说中天神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京城。 2. 东风:春风。 3. 放夜时:指夜晚解除禁令的时候。 4. 步莲:莲花状的脚步。 5. 秾李:形容李子果实丰满繁茂。这里借指美好的景色。 6. 五更钟动:指天快亮的时候。五更是天将明未明之时,约为凌晨三点至五点。 7. 凤凰城阙:指京城。 8. 寥落星河:形容稀疏的星星。
vivian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紫府东风放夜时”开篇,描绘了夜深时刻的繁华景象。作者用“步莲秾李伴人归”形象地展现了夜色中繁华盛景下的归途。接下来,“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两句,则展示了一幅凌晨时分繁华落尽的静谧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紧接着,“香苒苒,梦依依”刻画了身处繁华夜景之下的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在内心世界中,主人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在“天涯寒尽减春衣”一句中得到充分体现。 最后,“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表现出离家遥远的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便繁华落尽,内心的思念却愈发浓郁,如同那寥落的星辰间孤雁的哀鸣,令人感叹。
vivian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是北宋著名词人贺铸的一首佳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90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在那个时候,贺铸作为一名官员,曾在多地的军事、行政机构任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在这个阶段,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新旧两党交替执政,政治斗争激烈。与此同时,北方的辽国和西夏等国家也对北宋构成了一定的军事压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贺铸的词作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一词,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词充分展示了贺铸高超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成为了北宋词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vivian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