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想容(武陵春)
南国佳人推阿秀,歌醉几相逢。云想衣裳花想容。春未抵情浓。
津亭回首青楼远,帘箔更重重。今夜扁舟泪不供。犹听隔江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国的美丽女子阿秀翩翩走来,歌声陶醉了每个人,让我们多次相遇。她的衣服和容貌都如云彩般美丽,仿佛花儿一般娇艳。春天的景色都无法与她的情致相比。
然而,离别的时候,回望那送别的渡口和遥远的青楼,层层帘幕遮住了视线。今晚,扁舟之上的人儿泪水止不住流淌,却依然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

去完善
释义
1. 南国:泛指我国南部地区。
2. 佳人:美人,这里指美丽的女子。
3. 阿秀:古代美女名,这里代指美丽的女子。
4. 津亭:渡口附近的亭子。
5. 青楼:指古代繁华的都市,也指歌楼舞馆。
6. 帘箔:窗帘。
7. 扁舟:小船。
8. 隔江钟:远方的钟声。

去完善
赏析
《花想容(武陵春)》贺铸赏析:
这首词以"南国佳人推阿秀"开篇,点明了词的主人公是一位美丽的南国女子阿秀。她的歌声醉人,令人难以忘怀。接下来,词人以"云想衣裳花想容"来形容阿秀的美丽,将她的容颜与云朵、花朵相提并论,形象地描绘出她的倾城之貌。
下阕中,词人描述了阿秀离别时的情景。她回首望向曾经相聚的津亭和青楼,那帘箔重重的地方,仿佛在诉说着她与情人的深深眷恋。然而,此刻的她已经离愁满怀,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尽管如此,她仍然能听到远方传来的钟声,那钟声似乎在提醒着她,她与情人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遥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花想容(武陵春)》是北宋词人贺铸所创作的一首描绘女性美貌和爱情的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此时正值北宋晚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但文化氛围依然浓厚,词成为士大夫文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贺铸年轻时曾以豪侠之气闻名江湖,后来因才情出众进入官场。然而他性格刚烈,不愿趋炎附势,因此在官场上并不得意。这一时期的贺铸处于人生低谷,但他的词作却展现出极高的艺术造诣。在这首《花想容(武陵春)》中,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性美丽的容颜和风姿,表达了对自己所爱的人的深深眷恋。
与此同时,北宋晚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朝廷内外纷争不断。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贺铸却能保持一颗赤子之心,用词来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这使得他的词作具有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成为当时文人士大夫争相模仿的对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