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游·南国本潇洒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南之地向来飘逸潇洒,曾经过六个朝代依然繁荣富丽。那里的风景游览胜地,美人如云,她们善于书写诗词。在夏天,大家登高望远,欣赏月亮的美好,又在晚上喝酒吟诗,享受岁月美好。当回头看到飞起的鸳鸯瓦片,却羡慕起井中的青蛙。寻访乌衣巷,已成白社(注:此处指荒芜的地方),狭窄的道路容不下车辆。过去的王谢豪门已经不在,只有堂前的燕子掠过各家。看着河对岸星星点点的灯火,淮河水平静无波,夜晚开始降温结霜。孤舟的影子落下寒冷的黄沙。船家女子打开船窗,还唱着后庭花之歌。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南国:指南方地区。
2. 六代:这里指历史上的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在南京建都。
3. 台城:位于南京市玄武湖旁的六朝皇宫遗址,这里也是东晋名士谢安“登台赋诗”之地。
4. 襞笺:写诗时的草稿纸。
5. 宫娃:即宫女。
6. 云观: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如皇宫。
7. 璧月:圆月。
8. 飞鸳瓦:形容屋顶上的瓦片像飞舞的鸳鸯。
9. 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因东晋名士王导、谢安的宅第所在地而得名。
10. 白社:指的是隐士们的居所。
11. 王谢:这里指王导、谢安,他们分别代表了两大家族,是六朝时期的贵族。
12. 河横斗挂:描绘河岸夜景。
13. 淮上:淮河流域。
14. 商女:指歌妓。
15. 篷窗罅:船只窗户缝隙透出的光线。
16. 后庭花:古曲名,后指亡国之音。

去完善
赏析
《台城游·南国本潇洒》是北宋词人贺铸的一首抒发感慨的词作。词的上片描绘了南国的风光,以及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的繁华与豪奢生活。其中,“台城游冶”指的是在南国游览胜地,词人在此尽情游乐,且能赋诗作词,展现了当时的才子佳人风貌。接下来的句子则描写了夏日的晴空和月下的美好时光,人们在其中流连忘返,度过美好的年华。然而,当词人回首往事,不禁对曾经的辉煌感到惋惜,甚至羡慕起井中的青蛙,因为它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寂静的环境中。
词的下片则是通过乌衣巷和白社这两个具有历史感的地名,诉说着过去那些富丽堂皇的王公贵族府邸已经物是人非,昔日堂前的双燕不知已飞向何处。词人以楼外的银河倒垂,淮上的潮水上涨,以及寒风中的船影等景象,表现出一种浩渺辽远的氛围。结尾处,以商女在船上吹着喇叭,唱着《后庭花》曲的情景收尾,展现出一幅静中有动、悲凉之中的生机画面。
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正如诗人所言:“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表现出对往昔的留恋和对现实无奈的心境。同时,也暗示着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深刻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