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芗林
祇为登山远,当门叠石为。
人来嗟故迹,景胜入名诗。
立鹤高过槛,欹花半在池。
百年庭际木,新长挂冠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只因为想要眺望远方,所以就在门前叠起了假山。
人们来到这里感叹曾经的痕迹,景色优美如同一首好诗。
站立的仙鹤高度超过了门槛,倾斜的花朵有一半落在池塘里。
百年的老树依旧屹立在庭院中,新长的枝叶像挂起的冠冕一样熠熠生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祇:仅仅,只。
2. 登山远:指登高望远。
3. 当门:门前。
4. 叠石:堆积石头。
5. 嗟:感叹,叹息。
6. 故迹:过去的痕迹,这里指历史上的名胜古迹。
7. 景胜:风景优美。
8. 入名诗:成为名诗的内容。
9. 立鹤:指立于庭院中的仙鹤雕塑。
10. 高过槛:形容仙鹤雕塑的高度超过栏杆。
11. 欹花:倾斜的花木。
12. 半在池:指一半的花木在池塘中。
13. 百年庭际木:百年的庭前树木。
14. 新长挂冠枝:新的枝条已经长到可以挂上帽子。
去完善
赏析
《题芗林》这首诗描绘了山林景色之壮美。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与感受,展现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融合之美。从“祇为登山远,当门叠石为”中可以看出,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以“远”为美的艺术手法,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人来嗟故迹,景胜入名诗”则揭示了诗意和人生哲理之间的微妙关系,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历程中的起起落落。接着,“立鹤高过槛,欹花半在池”两句以生动形象的手法表现了鹤立鸡群、花开满池的画面,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宏伟壮丽。
最后,“百年庭际木,新长挂冠枝”则为这首诗赋予了深刻的内涵:尽管时间的流逝会让人感慨,但新生事物仍然不断涌现,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整体来看,这首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芗林》是南宋诗人徐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见于《全宋诗》卷二四三零。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约公元1150年至1279年)。
在徐照生活的时期,南宋经历了宋金联盟、皇帝迁移南渡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个时代正是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低谷,但也正因此激发了士人阶层的文人墨客们的反思和求索。他们的艺术创作呈现出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其中既有对现实黑暗的抨击,也有对未来理想的憧憬。
徐照作为南宋诗人,同样身处这个纷繁复杂的历史环境之中。他在历经官场浮沉后,选择了隐逸生活,寄情山水,用诗歌记录内心感悟。这首《题芗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