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冲晦宿东山禅寺精舍先寄
上人合动林间兴,吾恨衰迟学谢安。
纳屐操筇那有限,吹云落雨漫无端。
先凭报信春枝破,预想分题雪屋寒。
林下不谙人世苦,笑将双鬓与君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者在林中振作兴致,我遗憾自己年老体衰无法仿效谢安的风采。
穿上木屐和手杖的行头有限,而吹散乌云、降下雨水的却无比自然。
预报春天来临的消息在树枝上绽放,预先计划冬天里分题赋诗感受寒冷。
在林间不懂得人间疾苦,笑着把双鬓白发展示给朋友们欣赏。
去完善
释义
1. 冲晦:指隐逸之人或物。在这里,“冲晦”可理解为僧人的隐逸生活。
2. 东山: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东山,也是佛教圣地。
3. 禅寺:指禅宗寺院,这里指的是东山禅寺。
4. 精舍:佛教术语,指修行者静修的地方。
5. 林间兴:在树林间的雅兴,这里指僧人沉浸在山林之间的乐趣。
6. 谢安:东晋名臣,以隐居东山而著名,后世常以“东山再起”来形容隐居后再出仕的故事。
7. 纳屐操筇:指穿着木屐和拿着竹杖,形容游山玩水时的轻松自在。
8. 吹云落雨:形容天气变化无常,“漫无端”表示变化无常且无规律。
9. 报信春枝破:指春天来临的信号,“春枝破”代表春天的到来。
10. 分题:一种古代文人的游戏,每人分到一个题目,然后分别写作。
11. 雪屋:用雪堆砌的房屋,这里比喻冬天严寒的环境。
12. 不谙:不熟悉,不了解。
13. 人世苦:人世间的痛苦和烦恼。
14. 双鬓:两边的头发,这里用来表示年老的形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隐士相会之前的心情和期待。诗人渴望能像谢安一样学习隐逸生活,放下世俗的烦恼,投入山林的乐趣。他想象着禅院的美景,草木生机勃发,云雾缭绕,细雨纷纷。虽然自己年岁已高,但依然向往这种隐逸的生活,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片刻的宁静。
诗人通过“笑将双鬓与君看”这一句表达了对自己的期许和自嘲,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和对自身年华已逝的感慨。总的来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人生遗憾的反思,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约冲晦宿东山禅寺精舍先寄》是南宋诗人杨蟠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这个时期的杨蟠正值中年,他曾担任过知县、通判等地方官职,但因种种原因多次被贬。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他曾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希望有所作为,但最终还是选择了隐逸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游历了江南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雅士,并与他们一起探讨文学、哲学等问题。
在杨蟠所处的时代,南宋初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金兵南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在这个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纷纷投身抗金事业,同时也有一部分人选择避世隐居,寻求心灵的慰藉。杨蟠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诗词中表达了他的隐逸之志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