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既然有美酒在手,为何不去畅饮一番呢?

去完善
释义
判司:低级文职小官;捶楚:鞭打。

去完善
赏析
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半段通过描写中秋之夜的自然景象和朋友间的对话,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借助“洞庭”“九疑”等意象,将个人遭遇融入宏大的地理背景之中,突出了自己身处逆境的艰难处境。“十生九死到官所”几句,则用直白的语言刻画了贬谪生活的艰辛与恐惧。
后半段转入议论,叙述朝政变化以及自身命运的坎坷,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赦书一日行万里”虽带来希望,但随即又被“州家申名使家抑”浇灭,显示出权力斗争的残酷无情。结尾处“人生由命非由他”,则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宿命论色彩,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试图以豁达的心态面对困境。
整首诗语言质朴流畅,情感真挚深沉,既展现了韩愈作为一代文豪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其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于贞元二十年(804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当时韩愈任监察御史,因触怒权臣被贬为阳山县令。而张功曹则是他的好友张署,也因受谗被贬到临武县令。在八月十五这天晚上,韩愈作此诗以表达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和自己内心的忧虑。
这一时期,唐朝历经安史之乱后逐渐走向衰落,朝政腐败,宦官和权臣弄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正直的文人墨客如韩愈和张署等人难以施展抱负,屡遭排挤和贬谪。然而,尽管身处逆境,他们依然坚守信念,相互勉励,展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