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一水西来,千丈晴虹,十里翠屏。
喜草堂经岁,重来社老,斜川好景,不负渊明。
老鹤高飞,一枝投宿,长笑蜗牛戴屋行。
平章了,待十分佳处,著个茅亭。
青山意气峥嵘。
似为我归来妩媚生。
解频教花鸟,前歌后舞,更催云水,暮送朝迎。
酒圣诗豪,可能无势,我乃而今驾驭卿。
清溪上,被山灵却笑,白发归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清澈的小溪旁,我仿佛听到山灵也在偷偷发笑——这位满头白发的老者终于回到了田园,开始了耕读自娱的晚年生活。
去完善
释义
山灵:山神或山的精灵;归耕:回归田园生活。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豁达情怀。上阕开篇以宏大的视角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千丈晴虹”与“十里翠屏”展现了大自然的雄奇与秀美,同时借用陶渊明的典故,寄托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接着,作者用“老鹤”与“蜗牛”的对比,突出了自己摆脱世俗羁绊后的轻松自在,并表明要在此地营造一个理想居所。
下阕进一步深化主题,将青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与动作,使其成为作者心灵的知己。最后几句则带有一种幽默的自嘲意味,既承认了自己的衰老,又表现出一种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态度。全词语言清新流畅,意境开阔深邃,充分体现了辛弃疾晚年的思想境界与艺术造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人生后期,约在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当时他已年过花甲。辛弃疾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屡遭排挤,壮志难酬。晚年退居江西上饶带湖,寄情山水之间,以诗酒自娱。此词便是他在清幽的田园生活中所作,借景抒怀,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陶醉,又流露出对自己仕途坎坷、理想未竟的感慨。"青山意气峥嵘"一句尤为传神,既是写山,也是写人,将作者内心的豪情与无奈融入其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