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怀陈情

标题包含
感怀陈情
恩重空感激,何门誓杀身。 谬曾分玉石,竟自困风尘。 阴谷非因暖,幽丛岂望春。 升沈在言下,应念异他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谢深重的恩情却无法回报,愿意为了哪位引荐者赴汤蹈火。 曾被误会为美玉和顽石,最后却只能被困在红尘俗世之中。 阴暗的山谷不是因为温暖而繁荣,幽深的草丛又怎能期待春天的到来? 命运的沉浮全在一言之间,应该理解每个人的处境都与众不同。
去完善
释义
"恩重空感激,何门誓杀身。"中的“恩重”表示恩情深厚,而“感激”就是受恩者的反应,意为对别人的深恩表示感谢和敬意。“誓杀身”表示愿意为某人或某事献出生命。 “谬曾分玉石,竟自困风尘。”这句中,“谬曾”的意思是错误地认为,“分玉石”是比喻品评人物,分辨善恶,意思是过去自己曾被认为有鉴别能力,但如今却被困境束缚,犹如陷入了红尘俗世。 “阴谷非因暖,幽丛岂望春。”这两句中,“阴谷”和“幽丛”都是指生活环境或者处境压抑低沉的地方,“非因暖”和“岂望春”则意味着并没有期待温暖或春天的到来,暗示作者身处困境之中,并没有期待会有改善的可能。 最后两句“升沈在言下,应念异他人。”是说自己的命运和未来成就掌握在别人手里,别人一念之间就可以改变他的命运,与别人有着天壤之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恩情与命运的深沉感慨。首联以“恩重”起句,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感激之情,但同时又发出疑问:如何报答这深重的恩情?尾联则用“升沈在言下”来传达出对人生起伏无常的感慨,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际遇都有其独特性,无法一概而论。全诗情感浓烈,充满了人生哲理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姚鹄的《感怀陈情》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在创作这首诗时,姚鹄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时期,他满怀抱负却不得志,只能空有一腔热情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在这个时代,唐朝逐渐走向衰落,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文人墨客们纷纷抒发自己对时局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 在这样的背景下,姚鹄通过对陈情的感慨,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他用深沉的诗句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希望能够唤醒人们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共同努力改变这个时代的命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