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僧归新罗

标题包含
送僧归新罗
淼淼万余里,扁舟发落晖。 沧溟何岁别,白首此时归。 寒暑途中变,人烟岭外稀。 惊天巨鳌鬬,蔽日大鹏飞。 雪入行砂屦,云生坐石衣。 汉风深习得,休恨本心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广袤的江河有万里之遥,小船在夕阳下出发。 不知道哪一年分别于沧海,如今白发苍苍得以回归。 沿途经历四季变化,山岭之外人口稀少。 海面上巨大鳌鱼正在争斗,空中大鹏鸟遮天蔽日般飞翔。 白雪落在行者脚下,云雾升起,坐者如同身披云彩。 已深深领略了汉家风俗,不要怨恨自己原本的心意有所改变。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送僧归新罗:题目,指送一名僧人回新罗国,即现在的韩国。 2. 姚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 3. 淼淼:形容水波浩渺的样子。 4. 万余里:指很远的地方,大约一万里的距离。 5. 扁舟:小船。 6. 落晖:夕阳。 7. 沧溟:大海。 8. 白首:白头,指年纪大的僧人。 9. 寒暑:指四季变化。 10. 人烟:人间烟火,指人类活动的踪迹。 11. 岭外:山岭之外,指边远地区。 12. 巨鳌:神话传说中的大龟。 13. 大鹏:传说中的一种大鸟,能飞行万里。 14. 行砂:行走在路上。 15. 屦:鞋子。 16. 入:穿上。 17. 行砂屦:行走在路上的鞋子,这里比喻辛苦。 18. 石衣:石头上的苔藓,这里指山林中的生活。 19. 汉风:汉代的风俗习惯,这里指中国本土文化。 20. 习得:学会。 21. 本心违:违背自己的初衷。
去完善
赏析
《送僧归新罗》:姚鹄此诗描绘了远道而来的僧人即将归国的情景,通过海上的波涛、路途中的人烟稀少以及一路上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广阔而浩渺的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僧人深厚的敬仰之情。诗中的"惊天巨鳌鬪,蔽日大鹏飞",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高远深邃,表达出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宗教情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异国他乡的独特魅力。全诗行文流畅,意境深远,表现出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宽广的胸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僧归新罗》是唐代诗人姚鹄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71年至904年之间,即唐昭宗时期。这个时期,唐朝国力逐渐衰弱,战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 姚鹄是唐代的一位文人,曾任监察御史等职。在这个时期,他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心中充满忧虑和悲愤。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沉浸在悲观的情绪中,而是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送僧归新罗》一诗中,姚鹄以送别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和平、宁静的向往。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新罗过上安定的生活,远离战乱和纷争。这种情感表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体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乐观精神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