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许璋少府
若说君高道,何人更得如。公庭唯树石,生计是琴书。
诗句峭无敌,文才清有余。不知尺水内,争滞北溟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假如要说你是具有高尚品质的人,那么谁还能与你相比呢?你的居所只有树木和石头相伴,生活来源全靠音乐和书法。你的诗歌技艺无人匹敌,文学才华也是无人能及。这就像那小小的池塘中,藏着一条要游向北溟的大鱼一样,让人叹为观止。
去完善
释义
若说君高道,何人更得如:这两句的意思是:如果说你的德行高尚的话,那么还有谁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公庭唯树石,生计是琴书:这两句的意思是:在你的家中,只有树木和石头;而你生活的来源就是弹琴和读书。
诗句峭无敌,文才清有余:这两句的意思是:你的诗句清丽无人能敌,你的文才清新而有韵味。
不知尺水内,争滞北溟鱼:这两句的意思是:不知道这个小小的池塘内,怎么会妨碍到那想要游向北方的大海的大鱼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位清廉高雅、才艺双全的官员形象。首联“若说君高道,何人更得如”,开门见山地点明这位官员的高尚品质和才华横溢;颔联“公庭唯树石,生计是琴书”,通过描绘其简朴的生活环境和爱好,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的清雅之风;颈联“诗句峭无敌,文才清有余”,则是对其文学造诣的赞美,展现了其卓越的诗文才能;尾联“不知尺水内,争滞北溟鱼”,则通过寓意深远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官员怀才不遇的惋惜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赠许璋少府》是唐代诗人姚鹄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47年至859年之间,此时唐朝已经进入了晚唐时期。这个时期的姚鹄生活在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年代,他本人也因战乱而四处奔波。
在姚鹄的这段时间里,除了战乱和民不聊生之外,当时的科举制度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士人众多,竞争激烈,科举考试变得更加严格。因此,许多文人士子为了取得功名,不得不寒窗苦读,甚至放弃了个人的生活乐趣。在这种情况下,姚鹄与许璋少府之间的友谊就显得尤为珍贵。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代文学也在发生变化。诗歌从盛唐时期的豪放转为晚唐时期的婉约,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姚鹄的诗风也受到了这种转变的影响,他的诗作往往透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无奈和对朋友的深深怀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