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人归吴

标题包含
送人归吴
东吴与上国,万里路迢迢。为别晨昏久,全轻水陆遥。 湘阴岛上寺,楚色月中潮。到此一长望,知君积恨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东吴和上国,相隔万里的路程。离别已久,已不在意山水路途的遥远。 在湘阴岛上的寺庙,月色中的湘阴景色。在这里眺望远方,希望知道你心中的怨恨已经消散。
去完善
释义
《送人归吴》注释如下: 1. 东吴:指江苏苏州一带。 2. 上国:指京城或皇帝所在的地方,这里可能指唐朝的首都长安。 3. 迢迢:形容路程遥远。 4. 为别:即将分别。 5. 晨昏:早晨和晚上,表示时间之久。 6. 全轻:全部看轻,表示对旅途艰辛的不在乎。 7. 湘阴岛:湖南岳阳附近的一个岛屿。 8. 楚色:楚地的风光。 9. 月中潮:指夜晚的江潮。 10. 长望:长久地望着远方。 11. 积恨:长期的怨恨。 12. 销:消除,化解。
去完善
赏析
《送人归吴》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了东吴和上国的地理位置,以及两者之间的距离之遥远。颔联则表现了诗人为友人的离别而忧愁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路途的艰辛。颈联描绘了湘阴岛上的寺庙和楚色的月亮,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在旅途中能够消除心中的积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人归吴》是唐代诗人姚鹄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874年至884年之间,正值晚唐时期。在这个时期,朝政腐败、战乱频仍,社会矛盾激化,百姓生活困苦。 姚鹄作为一位身处乱世的文人,他的生活境遇亦十分艰辛。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及第。然而,这并没有消磨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相反,他将这些人生的磨难化作创作的动力,以诗为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正是这样的一个时代。姚鹄在送别友人时,感慨万分,一方面抒发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时代的忧虑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