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示珦

标题包含
示珦
恩衔枫陛渥,策向桂渊弘。 载笔沿儒习,持弓缵祖风。 祛灾勦猛虎,溥德翊飞龙。 日阅书开士,星言驾劝农。 勤劳思命重,戏谑逐时空。 百粤雾纷满,诸戎泽普通。 愿言加壮努,勿坐鬓霜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感激君王的厚恩,策马奔赴宏大的目标。握紧毛笔研习儒家之道,张弓继承祖先的风范。消除灾祸斩杀恶虎,发扬美德辅佐飞龙。每天读书开启智慧,经常驾车勉励农耕。勤奋工作牢记使命,嬉戏谈笑中追逐时光。百越之地雾气弥漫,各地的水泽相通。希望多加努力和奋斗,不要虚度光阴让双鬓斑白。
去完善
释义
恩:恩情,这里指皇帝的恩典。 枫陛:宫殿前的台阶,此处借指朝廷。 渥:深厚的恩泽。 策:策略,这里指治理国家的方针。 桂渊:传说中海中的宝藏,这里喻指皇家的宝库。 载笔:记录史事,这里指从事文史工作。 儒习:儒家的学术传统。 持弓:指参加武事。 缵:继承。 祖风:祖先的遗风。 祛灾:消除灾害。 剿:消灭。 猛虎:比喻强大的敌人。 溥:普及。 德:恩德,这里指皇帝的恩德。 翊:辅佐。 飞龙:指皇帝。 日阅:每天阅读。 书开士:读书的人。 星言:立刻,马上。 驾:驾车,这里指乘坐车马。 劝农: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 勤劳:勤奋努力。 命重:生命的重要。 戏谑:开玩笑。 百粤:古代对百越地区的泛称,这里指广大地区。 雾纷:烟雾弥漫。 诸戎:各部落,这里指各地的少数民族。 泽普:普遍受到恩泽。 愿言:希望。 加壮努:更加努力。 勿坐:不要浪费时间。 鬓霜蓬:形容头发变白。
去完善
赏析
《示珦》是唐代诗人陈元光为勉励儿子陈珦所作的诗歌。全诗共八联,情感真挚,激励人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恩衔枫陛渥,策向桂渊弘”描述了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虽然身居高官显位,但他并未忘记肩负的重任。这为下文表达对自己的期许和儿子的教育理念作了铺垫。 颔联“载笔沿儒习,持弓缵祖风”则表达了作者对儒学修养和武艺传承的重视。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努力,期望将家风传给儿子。 颈联“祛灾勦猛虎,溥德翊飞龙”进一步传达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他要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对抗外敌,保卫国家。同时他也期望儿子能继承他的宏图大志。 接下来“日阅书开士,星言驾劝农”展示了他对儿子读书与劳作两方面的关切。读书可以启发智慧,而劳动则可以培养艰苦朴素的品质。 在五六句“勤劳思命重,戏谑逐时空”中,诗人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勤奋努力,不可因虚度光阴而悔恨不已。 七八句“百粤雾纷满,诸戎泽普通”表明了诗人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复杂局势。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但作者坚信只要坚持努力,便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最后“愿言加壮努,勿坐鬓霜蓬”则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期望与要求。他希望儿子能够更加坚强勇敢,不断努力,不要被琐事所困扰,要为家为国鞠躬尽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示珦》是唐代诗人陈元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主要表达了陈元光在戍边生涯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儿子的教诲之情。 陈元光生活在唐朝中期,当时唐朝边疆时常受到周边民族的侵扰,为了保卫国家领土和人民安全,朝廷派遣陈元光镇守边疆。在这个时期,陈元光不仅要应对外敌的侵扰,还要处理民族关系、发展经济文化等诸多事务。他励精图治,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陈元光写下了这首《示珦》。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告诫儿子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继承家风,为国家贡献力量。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家国情怀,也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期望和关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