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昭君行

标题包含
昭君行
君不见未央前殿罗九宾,汉皇南面呼韩臣。 无人作歌继大雅,至今遗恨悲昭君。 丙殿春闲鬭冯傅,掖庭新花隔烟雾。 票姚枉夺燕支山,玉颜竟上毡车去。 人生流落那得知,不应画史嫌蛾眉。 痴心只共琵琶语,归梦空随鸿雁飞。 穹庐随分薄梳洗,世间祸福还相倚。 上流厌人能几时,后来燕啄皇孙死。 野狐落中高台倾,宫人斜边曲池平。 千秋万岁总如此,谁似青冢年年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难道没看到在未央宫前的盛大朝见,汉朝的皇帝朝南方向匈奴的大臣呼唤。没有人续写古代的歌谣,到如今仍然感到悲痛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宫廷春天的悠闲时光里与冯傅相互争斗,在烟雾中相隔的宫殿新开的花。勇猛的将军白起夺得燕支山,却没想到赵国的玉女最后登上匈奴的毡车离去。人的命运流落难以预料,不应责怪画家画出细长弯翘的娥眉。只有琵琶的声音能诉说她的痴情,回到家乡的美梦只能随着大雁一起飞翔。在蒙古包里简单梳理洗漱,世上的福祸是相互依靠的。上层的人厌恶平民又能持续多久,之后燕国鸟啄死了皇帝的子孙。荒废的高台倒落在荒野,皇宫旁边的曲池渐渐变平。一千年的岁月总是这样的无常,有谁比青冢更长寿,每年都郁郁葱葱呢?
去完善
释义
1. 未央前殿:汉代宫殿名。位于长安。罗九宾:指汉朝宴请周边国家的盛大宴会。 2. 呼韩臣:指匈奴呼韩邪单于。 3. 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多写西周时期政治状况。 4. 昭君:即王嫱,字昭君,西汉元帝时期的宫女。 5. 丙殿:指汉代未央宫里的皇后寝室。 6. 春闲:指春天无事可做,空闲时间多。 7. 冯傅:即冯婕妤,赵飞燕的同母妹妹,为汉哀帝所宠爱。 8. 掖庭:皇宫中的旁舍,这里指后宫。 9. 燕支山:又称焉支山,匈奴境内的一座大山,这里是说汉武帝派骠姚将军霍去病攻打匈奴。 10. 玉颜:形容美女的容颜。 11. 毡车:用毛毡制作的车子,这里指匈奴人的马车。 12. 票姚:指骠姚将军霍去病。 13. 蛾眉:形容美人的眉毛,这里代指美女。 14. 琵琶语:昭君出塞的故事中,琵琶是她寄寓愁思的乐器。 15. 鸿雁:代表昭君在塞外对故土的思念。 16. 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 17. 梳洗:妇女的日常家务。 18. 相倚:相互依存,相伴而生。 19. 上流:上层人士。 20. 野狐落:荒野,这里指昭君埋葬的地方。 21. 青冢:王昭君墓,传说她的墓地青草四季不枯。
去完善
赏析
《昭君行》是唐代诗人黄文雷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通过对汉朝公主王昭君出塞和亲的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批判。 首联“君不见未央前殿罗九宾,汉皇南面呼韩臣。”描绘了汉朝皇帝接见匈奴使者时的场景,表现出汉皇的威严。紧接着“无人作歌继大雅,至今遗恨悲昭君。”抒发了诗人对于王昭君悲剧命运的同情。 颔联“丙殿春闲闘冯傅,掖庭新花隔烟雾。”描绘了皇宫中的景象,为下文昭君出塞做了铺垫。接着“票姚枉夺燕支山,玉颜竟上毡车去。”通过对比昭君的美丽与匈奴的粗犷,表现了昭君出塞的不幸。 颈联“人生流落那得知,不应画史嫌蛾眉。”表达了诗人对昭君命运的惋惜,认为她的命运并非她所能控制,而是由于画师的偏见。接下来“痴心只共琵琶语,归梦空随鸿雁飞。”则展现了昭君内心的无奈与悲哀。 尾联“穹庐随分薄梳洗,世间祸福还相倚。”表达了对昭君在匈奴生活的想象,以及对她未来的担忧。最后“上流厌人能几时,后来燕啄皇孙死。”则揭示了历史上皇室内部的斗争和残酷。 全诗以王昭君的故事为主线,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批判。同时,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昭君的悲哀与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昭君行》是宋代诗人黄文雷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1094年)。此时,北宋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 在人生际遇方面,黄文雷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而是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创作。在诗歌创作上,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抒发个人情怀。 在时代背景方面,宋哲宗时期,北宋与西夏、辽国的关系紧张,战争不断。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在关注国家命运的同时,也关注民间疾苦。黄文雷的这首诗,正是以昭君出塞的故事为题材,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和谐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