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秋日客退独坐偶成

标题包含
中秋日客退独坐偶成
春月令人悦,秋月令人悲。 人意自悲欢,夫岂月所为。 炯然此方寸,圆明贯四时。 闭门独自赏,无盈亦无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家铉翁(1213年-1293年),字则堂,号东屏老人。南宋末年著名文人、政治家。 家铉翁出生于浙江台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贤达,学识渊博。他精通经史子集...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时候月亮让人愉快,秋天时却显得有些悲伤。人们的情感各有悲欢离合,这并不完全是月亮所造成的。这颗明亮的心,照亮了我们的世界,无论四季更迭,无论月圆月缺,它始终在那里,静静地欣赏着一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中秋日客退独坐偶成》:这首诗是宋朝诗人家铉翁所创作,描绘了诗人在中秋节时独处一隅的心情。 2. 悦:愉快,高兴。 3. 悲:悲伤,忧郁。 4. 人意:人们的心情或意愿。 5. 夫岂:表示反问的语气,意思是“难道”。 6. 炯然:明亮的样子。 7. 方寸:原指一寸见方的心印,后来用来形容人的心或者心情。 8. 圆明:佛教用语,形容一切事物清净圆满,毫无缺陷。 9. 四时:四季,即春、夏、秋、冬。 10. 闭门:关上门,这里指独处。 11. 无盈亦无亏:这句话表示在月圆之夜,月亮既不圆满也不欠缺,保持着恒定的美。
去完善
赏析
《中秋日客退独坐偶成》赏析: 家铉翁的这首《中秋日客退独坐偶成》,以月为引,表达了人生悲欢离合的情感。首句“春月令人悦,秋月令人悲”以自然界的四季更替为背景,揭示了人类情感的丰富多样。春光明媚,让人喜悦;秋月光辉,引发忧伤。然而这种情感并非月亮所决定,而是由人们内心的感受所产生。接下来的“炯然此方寸,圆明贯四时”更强调人的内心世界,虽然身处黑暗之中,但内心的明亮可以贯穿整个四季,犹如明月照亮夜空一般。最后两句“闭门独自赏,无盈亦无亏”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心态,即使独自一人也能欣赏到明月的美好,不因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心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秋日客退独坐偶成》是南宋诗人家铉翁在异乡中秋之日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76年,正值南宋末年,北方已被金人攻占,家铉翁作为南宋遗民流寓北方。此时,他已经年近六十,家铉翁作为一个出身高贵的士大夫,却在战乱中失去了所有的地位和财产。尽管生活困苦,但他仍然坚守气节,保持高尚的品质,如诗中所言“客退独坐”,表现出他孤独而不屈的意志。此外,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宋金之间的战争仍在持续,而蒙古帝国崛起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也成为家铉翁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促使他在词中表现出了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