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修复马政图
君不见明皇开元初,前驱万骑云烟铺。
中年不戒履霜渐,乃以牧权付之营州轧荦奴。
驱我天闲入鼠穴,八坊奇产空无余。
元和天子奋威断,收拾旧物还中区。
向来汧渭孳生处,犹有牧人自营牧与刍。
争持私牵应诏书,愿备法驾王前驱。
诗翁感叹成八解,何人画工画为图。
此图似是八之一,元和旧事犹可识。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是否见过开元年间的明皇?那时,前方成千上万的骑士如烟如云般铺设在道路上。
可惜到了壮年没有警惕逐渐降临的厄运,竟然将权力交给了营州的野蛮之人。
这让我们像被赶进老鼠洞一般,原本繁华的地方变得一无所有。
幸运的是,元和年间的天子奋发威严,重新夺回了失去的江山。
时至今日,那些曾经繁盛的牧场仍有人在辛勤劳作。
他们努力争取政府的认可,希望能够成为皇家马队的先驱。
诗人为此感慨万分,创作了八篇诗篇,可是有谁能够将这些故事绘制成画卷呢?
这幅画卷也许只是八幅中的一幅,但其中的元和旧事仍然历历在目。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明皇:指唐玄宗李隆基。
2. 开元:唐玄宗年号,共29年(713-741年)。
3. 前驱万骑:形容马匹众多,像烟云一样铺开。
4. 履霜渐:指玄宗在位中期开始逐渐出现问题。
5. 牧权:指管理马的权力。
6. 营州:唐朝时期东北地区的一个州,今辽宁一带。
7. 轧荦奴:这里指的是安禄山,他曾是营州的将军。
8. 天闲:原指皇帝内苑,这里借指优良马匹。
9. 鼠穴:比喻受困的困境。
10. 八坊:唐代养马的地方,分为八个坊。
11. 汧渭:指陕西宝鸡附近地区,是唐代养马重地。
12. 牧人:养马的人。
13. 营牧:管理牧场。
14. 刍:喂马的草料。
15. 争持私牵应诏书:表示愿意把私马献给国家。
16. 法驾:皇帝的车驾。
17. 王前驱:为王前的先驱,意即为主效劳。
18. 诗翁:作者自指。
19. 八解:古代音乐术语,这里指这首诗的八段。
20. 何人画工画为图:表示谁能够把这幅景象画下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和时期皇帝励精图治,恢复马政的情景。诗人首先通过对比唐明皇开元年间的繁荣景象和晚年失策导致的败落,揭示出元和时期皇帝的奋发精神。随后,描述了皇帝振作精神,力图恢复国力,将散失的天闲宝马收拢归田,使曾经的良驹得以重返故地。诗人对于这一景象深感振奋,希望通过画作记录下这个历史的瞬间。然而,尽管这幅画只呈现了元和旧事的冰山一角,但它依然能够令人感受到元和年间那段励精图治的历史故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和修复马政图》是宋代诗人家铉翁的一首描绘马政图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27年左右的北宋末年,当时国家动荡不安,北方的金国入侵,朝廷内部斗争激烈。
在诗人的生平经历中,他少年成名,历任官职,但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他的许多诗篇都反映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于民间疾苦的关注。《元和修复马政图》一诗正是他在目睹国家马政凋敝的情况下,希望通过改善马政来提高国防实力,恢复国家的繁荣昌盛。
在这个时期,北宋朝廷因为长期的内斗和外患,导致民不聊生,国力日渐衰弱。金国的入侵更是让国家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家铉翁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通过改革马政来提高国家的防御能力,以期能够重振国威,恢复往日的繁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