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朝览镜
客心惊落木,夜坐听秋风。朝日看容鬓,生涯在镜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客人听到落叶的声音感到惊心,夜晚坐着聆听秋天的风声。早晨看太阳照耀下的容颜和鬓发,人生的状态都在镜子中呈现出来。
去完善
释义
1. 客心:外乡人的心情。
2. 落木:落叶的树木。这里特指秋天树叶凋落的景象。
3. 夜坐:晚上独坐。
4. 秋风:秋天的风声或寒冷的风气。
5. 朝日:早晨的太阳。
6. 容鬓:脸上的鬓发。
7. 生涯:生活、生命的过程。
8. 镜中:镜子里的影像。
去完善
赏析
《秋朝览镜》是唐代诗人薛稷的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作。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忧虑。诗中的“落木”、“秋风”等词语形象地展示了秋天的氛围,而“客心”、“夜坐”则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首句“客心惊落木”,描绘了诗人远游他乡,看到落叶飘零的景象,心中不禁生出一丝忧伤之情。这里的“客心”是指诗人远离故乡,寄居在外的心情。“落木”则是秋天的一种典型的自然景观,象征着季节的变换和岁月的流逝。
第二句“夜坐听秋风”,描述了诗人夜晚独坐,聆听着秋风的声音。这里的“夜坐”表现了诗人孤独的心境,而“秋风”则代表了萧瑟的秋天。通过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接下来的两句“朝日看容鬓,生涯在镜中”,是诗人早晨起床后,对着镜子看到自己的容颜,感叹人生的短暂。这里的“朝日”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而“容鬓”则是指诗人的容颜。通过“生涯在镜中”这一句,诗人表达出自己对岁月蹉跎、人生无常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朝览镜》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薛稷的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大约是公元7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力强大,文化繁荣,诗歌发展达到了高峰。
薛稷在青年时期就已经以书法和诗歌闻名于世,他的才华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然而,他在官场上的生涯并不顺利,曾因为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贬谪。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秋朝览镜》,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风气开放,文人墨客热衷于交流唱和,诗歌成为了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薛稷的诗风独特,擅长运用自然景物来抒发个人情感,这首《秋朝览镜》就是其中的一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