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唐永昌
河洛风烟壮市朝,送君飞凫去渐遥。
更思明年桃李月,花红柳绿宴浮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洛阳的风土人情繁荣了城市生活,送你离开犹如飞鸟渐行渐远。
再想想明年的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柳树成荫,我们在浮桥上欢宴一堂。
去完善
释义
1. 河洛:指洛阳一带,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之一。
2. 风烟:指的是风光、景色。
3. 壮:使动用法,使……显得壮丽。
4. 市朝:城市中的繁华地段。
5. 送君:送别友人。
6. 飞凫:飞鸟,此处用来比喻远离的友人。
7. 渐遥:逐渐远去。
8. 更思:考虑,设想。
9. 明年:第二年。
10. 桃李月:指春天,因为桃花和李花都在春天开放。
11. 花红:花儿盛开,红色的花朵。
12. 柳绿:柳树发新叶,绿色的柳叶。
13. 宴:设宴招待。
14. 浮桥:一种用船或浮箱连接而成的临时性桥梁。
去完善
赏析
《饯唐永昌》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意的诗。诗人以“河洛风烟壮市朝”开篇,描绘了壮丽的河洛风光和繁华的市井景象,为离别营造了一种浓厚的氛围。接下来,诗人用“送君飞凫去渐遥”表达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将友人的离去比作飞鸟渐行渐远,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之情。
在第三句,诗人引入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更思明年桃李月”,意味着他希望明年的这个时候,能与友人相聚在桃李花盛开的美好季节。最后一句“花红柳绿宴浮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心中想象出的明年的画面:在花红柳绿的春天,他们欢聚一堂,共度美好时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风光、繁华的市井景象以及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色,传达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诗歌在结构上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饯唐永昌》是唐代诗人薛稷的代表作之一。薛稷(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人,唐朝大臣、书法家。他在唐玄宗朝任礼部尚书,世称“薛少保”。其曾祖父即隋末英雄薛举,祖父薛仁贵为唐朝名将。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公元713年,薛稷任礼部尚书时。在这期间,他与皇帝李隆基的关系密切,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然而,在这一年里,他的生活并不平静。由于朝中权力斗争激烈,他被迫离开了中央政府,被任命为地方官。
在当时,唐朝正处于繁荣的顶峰,但内部矛盾逐渐显露出来。这一时期的统治者李隆基虽然在政治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在这个背景下,薛稷写下了这首送别诗,表达了对自己仕途的不确定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