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主家园囿极新规,帝郊游豫奉天仪。
欢宴瑶台镐京集,赏赐铜山蜀道移。
曲阁交映金精板,飞花乱下珊瑚枝。
借问今朝八龙驾,何如昔日望仙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主人新家园颇规则,皇帝出游天地间。
欢聚瑶台古都汇,赏赐富饶川蜀地。
楼阁曲径相映金碧辉煌,落花飞舞珊瑚树。
试问今日众龙驾车马,可胜往昔仙境美池。
去完善
释义
1. 主家:指安乐公主的家族。
2. 园囿:指皇家园林。
3. 新规:新的规划或设计。
4. 帝郊:皇帝的郊野。
5. 游豫:皇帝出游。
6. 天仪:天子出游时的礼仪。
7. 欢宴:欢乐的宴会。
8. 瑶台:美丽的台榭。
9. 镐京:古都名,西周的国都。
10. 赏赐:皇帝的赐予。
11. 铜山:产铜的山。
12. 蜀道:四川省的山路。
13. 交映:相互映衬。
14. 金精板:金色的装饰板。
15. 飞花:飘散的花朵。
16. 珊瑚枝:珊瑚制成的装饰物。
17. 八龙驾:八匹龙的驾车。
18. 望仙池:古代宫殿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游幸安乐公主山庄的场景。诗人首先描述了皇家园林的新规,表达了对皇帝的赞美之情。接下来,诗人通过瑶台、镐京等地名,表现了皇帝出游的盛况,以及沿途所见的美景。随后,诗人又以金色的楼阁、飞舞的花瓣等形象,展现了山庄的富丽堂皇。最后,诗人通过对比今日的豪华车马和昔日的望仙池,表达了对盛世的向往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华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皇家的歌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是唐朝诗人薛稷所作的应制诗。薛稷(649-713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省万荣县)人。初为泽州长史,神龙元年(705年)拜谏议大夫、昭文馆学士。期间,他为安乐公主山庄题诗,写下了这首诗篇。
薛稷所处的时期是唐中宗统治时期(705-710年),这一时期政治较为混乱,皇室内部矛盾重重,权臣当道。当时,安乐公主作为皇帝的女儿,深受皇帝的宠爱,拥有自己的山庄,生活极为奢侈。在这样的背景下,薛稷作为朝廷官员,顺应时势,为迎合皇室的需要,写下了这首应制诗。
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薛稷描绘了安乐公主山庄的壮丽景色,以及皇室在此游乐的盛况,以此表达对皇家的忠诚和对安乐公主的赞美。同时,也展示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然而,这种应制诗虽然在当时得到了皇室的赏识,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人对于权贵的依附和对于现实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