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九春风景足林泉,四面云霞敞御筵。
花镂黄山绣作苑,草图玄灞锦为川。
飞觞竞醉心回日,走马争先眼著鞭。
喜奉仙游归路远,直言行乐不言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里的九处风光如同园林泉水一般美丽,四周云彩和霞光像打开的宴席一样赏心悦目。
繁花盛开的黄山如同锦绣的花园,绿色的草图勾勒出了天河般美丽的景象。
尽情地喝酒比赛谁能喝到最后,骑马时争先恐后仿佛目不转睛地盯着马鞭。
很高兴能陪仙人们一起游玩并且回到远方的路途,只需尽情享乐不用再说别的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九春:春天的美称。这里指春天景色之美。
2. 林泉:树林和泉水,这里泛指自然景物。
3. 四面:指望春宫的周围环境。
4. 云霞:指云雾缭绕的美景。
5. 敞:敞开,在这里是举行的意思。
6. 御筵:皇帝的筵席。
7. 黄山:代指皇宫。
8. 绣作苑:形容繁花似锦的景象。
9. 玄灞:指黑色的河水。这里代指河川。
10. 飞觞:指举杯畅饮。
11. 竞醉:指争着喝醉。
12. 心回日:指心情舒畅。
13. 走马:骑马奔驰。
14. 争先:争着领先。
15. 眼著鞭:形容目光犀利。
16. 仙游:皇帝出游。
17. 归路远:指皇帝游玩的路线很长。
18. 言旋:指马上返回。这里表示皇帝尽情游乐,不想马上回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是唐代诗人薛稷所作。诗题中的“应制”是指臣子根据皇帝或朝廷的命令而作的诗。全诗以华丽的词藻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及皇帝的宴游活动。
首联“九春风景足林泉,四面云霞敞御筵。”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宜人,四面八方都被美丽的云彩环绕,衬托出皇家的气派。
颔联“花镂黄山绣作苑,草图玄灞锦为川。”通过对花的刻画,描绘了皇宫苑囿的美丽景象,仿佛是一片锦绣之地。
颈联“飞觞竞醉心回日,走马争先眼著鞭。”描述了宴游活动的热闹场面,众人畅饮,争相表现自己的才情。
尾联“喜奉仙游归路远,直言行乐不言旋。”表达了对皇帝出游的喜悦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及时行乐、珍惜时光的思想。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皇家的尊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是唐代著名诗人薛稷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玄宗时期(712-756年),这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盛世。在这首诗中,薛稷以高雅的诗歌形式歌颂了皇帝的圣明和国家的繁荣。
在唐玄宗时期,薛稷曾担任过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等职,后升任尚书右丞。他在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廉洁奉公,深受皇帝和百姓的信任。然而,随着唐玄宗晚年沉迷于声色犬马,朝政日益腐化,薛稷对这种局面感到忧虑和痛心。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诗歌、绘画、音乐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艺术家。薛稷作为其中的一员,他的诗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皇帝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