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罢吏客郡城已数月滞留忽已岁暮浩然兴叹作一首

标题包含
罢吏客郡城已数月滞留忽已岁暮浩然兴叹作一首
一行作吏向吴城,五见陬隅上薄冰。 魏觊三章堪自约,殷源百尺敢言登。 揶揄祇送人为郡,噎媢初非我负丞。 鞅掌栖迟俱害性,不知须鬓欲侵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浙江衢州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史学家和诗人。 程俱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博学多才而闻名乡里。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于宋哲宗...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一行作吏":指当官任职。行,去;作吏,做官。 2. "向吴城":指来到吴地(泛指江南一带)的州郡或城市任官职。 3. "五见陬隅上薄冰":指出任地方官员已五次见到正月立春时太阳从东南方向的隅角升起,大地犹如在薄薄的冰面上一样。表示时光流逝迅速。 4. "魏觊三章":指的是东汉名臣魏觊制定的三章法令。这里用以表明作者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决心。 5. "殷源百尺":指商朝的始祖成汤创业艰辛。这里的意思是自己虽任职卑微,却仍愿像殷源那样攀登高峰。 6. "揶揄祇送人为郡":指遭受他人冷嘲热讽,被迫离开朝廷到地方担任郡守。 7. "噎媢":嫉妒。 8. "鞅掌栖迟":形容忙碌而不得休息的生活状态。鞅掌,操劳的样子;栖迟,寄居度日。 9. "须鬓欲侵凌":意指自己的胡须头发渐渐变白,表现出时光无情催人老的感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诗人程俱在担任地方官期间,表达了对自己的职业生活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一行作吏向吴城,五见陬隅上薄冰”,描绘了诗人离家赴任、季节变换的场景,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作者在地方任职的漫长岁月。接下来的诗句则揭示了诗人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困境,以殷源为榜样,虽然身处高位但不敢言勇;同时还要忍受来自同僚的排挤与诽谤,心情抑郁。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深深的思念。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作为官员的心路历程和复杂情感,值得一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罢吏客郡城已数月滞留忽已岁暮浩然兴叹作一首》是宋朝诗人程俱所作。程俱(1078年-1144年)字致道,号北山,祖籍安徽绩溪,后移居湖州乌程。他曾任太学正、国子博士等职,后因疾退居山中。 此诗创作于公元1109年,程俱罢吏期间,即从政界退隐的初期。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程俱离开官场,客居于郡城(今浙江杭州)。他虽然摆脱了繁琐的公务,却不得不忍受离群索居的孤独。这期间,他对人生的思考逐渐深入,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当时正是北宋末年的动荡时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程俱作为一名士人,深感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只能以隐逸的方式寻求心灵的慰藉。在他的诗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