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夜泊渭津

标题包含
夜泊渭津
漂漂东去客,一宿渭城边。远处星垂岸,中流月满船。 凉归夜深簟,秋入雨余天。渐觉家山小,残程尚几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轻东去的旅客,在渭城附近过了一夜。星星挂在远处的岸边,月光洒满中游的小船。深夜凉意袭来,竹席上感到寒意,秋雨过后,秋天的气息更浓了。逐渐觉得家乡变得遥远,剩下的路程还需要几年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1. 漂漂:漂泊无定,指远离家乡,四处流浪的人。 2. 东去客:指向东而去的人,这里是诗人的自喻。 3. 一宿:过了一夜。 4. 渭城:这里指的是古时的咸阳地区,是诗人所去往的地方。 5. 星垂岸:夜幕降临,星星低垂在河岸边。 6. 中流:河流中央,这里指的是诗人乘船游弋在河中。 7. 月满船:月光洒满了整艘船。 8. 凉归:凉爽的夜晚。 9. 夜深簟:深夜,竹席上。 10. 秋雨余天:秋天雨后放晴的天空。 11. 家山:故乡的山水。 12. 残程:剩余的旅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夜泊为题,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离家已久的思乡之情。诗人以漂漂二字来形容自己漂泊的生涯,让人心生怜悯。在夜色笼罩下的渭城边,诗人孤独地度过了一夜。星光闪烁,仿佛离自己很近;月光洒满了河面,映照在诗人的船上。这样的场景既显得宁静美好,又充满了诗人的寂寞与无奈。 诗人用凉归夜深簟和秋入雨余天来形容秋天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在这寂静的夜晚所感受到的清凉与孤寂。这种情绪随着秋雨的结束愈发浓烈,让诗人倍感思家之情。在家山逐渐模糊的身影中,诗人意识到回家的路还很长,离家的日子还很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泊渭津》是晚唐诗人李昌符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左右,当时李昌符在长安任职,仕途并不顺利。诗人通过描绘夜晚泊舟渭水边的景色,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前途未卜的忧虑。 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衰落阶段,国力日渐衰弱。由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尽管如此,唐宣宗仍试图振兴国家,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以缓解社会矛盾。然而,这些努力并未取得显著成果,反而使得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愈发激烈。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昌符作为一个有抱负的文人,对国家的现状和个人的前途感到担忧。他在诗歌中以委婉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时局的不满。通过描绘夜泊渭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